台灣當代攝影大師阮義忠曾於1979抵馬參訪,留下不少珍貴紀錄,經縣府文化處接洽,軍民鄉親有幸在地就可以欣賞到他的大作;我們樂見阮義忠願意將作品運到馬祖展出,預定11月間於民俗文物館展出,所呈現的將是當時最珍貴最原始的紀錄,也將喚起大家共同的回憶。
每一張圖像都是歷史的縮影,不論是私房照片,或是島貌景象及活動圖檔,經過歲月的流逝,留下的回憶卻是永久,且彌足珍貴。由於馬祖早年實施相機管制,同時官方及軍報時期也欠缺圖像檔案管理,致使圖片留存不完整,在地方自治之後,政府出版品紛紛出爐,包括縣誌、鄉誌等發行,豐富了地方文化資產,這是可喜現象;然而,歷史文獻資料雖完整,但較不足的是欠缺圖片搭配,也令記錄工作者感到遺珠之憾。
阮義忠日前在其臉書指出,台灣故事館來了四位嘉賓,他們專程從馬祖飛來,就是為了要將他在1979年所拍的南竿、北竿、東莒、西莒的照片在馬祖民俗文物館展出。
阮義忠說,近兩百張照片,令他們深情地回憶童年,驚訝地認出親戚及朋友,天天出入的巷弄石階,唯有生病時才可以吃一碗的餛飩湯之老闆、流鼻涕的同學直到幾歲才不流了等等。阮義忠的照片,幾乎是戰時軍管時期島民日常生活的唯一寫真。他也感恩老天給他機會,替馬祖的人與土地留下這段時空的見證。
地方老照片第一本專輯,最早是在民國85年由社教館發行,圖片部份由機關提供,部份是向民間收集,它發行之後最大價值在於眾多地方性刊物中,不少民間家戶會加以留藏,本報也曾於民國91年策劃啟動歷史的記憶,由地方政府發行「典藏馬祖、二十世紀馬祖歷史圖像故事」第一集。
除了官方發行老照片專輯外,近年也有民間社協以舊照片做為月曆或是紀念卡,分送家戶,也喚起住民對歷史記憶的珍惜,一同尋找失落的回憶,也是尋根最積極的做法。而由民間組織發動及家戶參與,馬祖歷史倉庫就更加豐富。
現代人的生活,在經過繁華之後,回過頭來,則是擁抱傳統的快樂,舊的記憶、老的事物,是內心最深層的感動,舊照片再舊、再老,卻是一個人成長歷程的縮影,也是一個地方樣貌的轉換進程。
我們欣聞文化處已獲阮老師同意,以《馬祖,1979》為名,在馬祖展示這系列珍貴的照片,也希望文化處能與阮老師研議,如何盡可能的留下這系列馬祖因特殊時空所遺失的影像,不但留下永久紀錄,也可提供未來鄉史、村史編撰最珍貴的資料。
社論/老照片、新感觸 欣聞阮義忠作品馬祖展出
- 20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