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醫院實施分艙分流管理及作業必要性

  • 2020-03-10
 因應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趨勢,國內各醫院實施分艙分流管理及作業,連江縣立醫院也同步部署,並已推出預約慢箋領藥,「門口按鈴,免進院內」服務,主要都是保護大眾,因此,最重要關鍵是生活在島上的每一位軍民作好個人約制、自主健康觀察及管理,共同守護這塊安全土地。
 在台灣傳出醫院院內感染病例及潛在社區感染風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要求國內醫院提出分艙分流計畫,並超前部署;現在台灣各醫院不只對看病、探病做分流、管制,甚至謝絕訪客;也要求醫護或清潔人員不要跨區工作。
 連江縣疫情指揮中心在上週會議即要求落實醫院內感染管控,要求按病人風險分流處理,從入口進行住院、門診分流;除了病患收治以外,醫護人員分區,依據服務工作內容,劃定區域範圍,保全醫護人力防護,部署完備,若一旦發生有所準備,並把疫情損害降至最低。
 連江縣立醫院在超前部署部分,發燒篩檢站常設在醫療大樓門診及急診中間單獨隔離空間,一樓分急診及一般門診區,病房也已分區處置;並針對慢箋第2、3次領藥民眾,縣立醫院推出「您來電預約、就為您服務」,提供民眾事前一天電話預約後,免進醫院並可直接於醫院門口慢箋領藥處按鈴後,憑健保卡領藥,便民及保護大眾。
 各醫院現在採取分流制度,將病人依照旅遊史、發燒症狀分開處理外,病人出現發燒症狀,那麼必須得到戶外帳篷區,也就是發燒篩檢站,先經過醫師初步診斷之後,確保發燒病人和一般病人動線完全分開來。醫院落實分艙分流,陪病限一人、探病分時段現在不少醫院實施分流,不但陪病只限一人,探病也分時段,讓出入醫院的人少了很多,減少接觸機會。
 分艙則把醫護人員和清潔人員、看護等等,分成不同單位,劃定一定工作範圍,不跨區,減少院內接觸機會,這樣就算爆發疫情,也不用封院,能迅速掌握接觸史。
 防制疫情,除連江縣疫情指揮中心、醫院、聯檢、海岸巡等相關部門落實管理、監控之外,我們每一位軍民更須全力配合、遵守,除個人防護升級原則把握,非必要不要去醫院,同時,約制自我出門或行動方向;還有外來接觸對象,或是赴台盡量減少外出,必要時記錄一下自己行動,這樣才能保護自己,也保護大家。
 台灣疫情還在控制範圍內,肺炎無症狀輕症患者多,我們每一個人做好自己因應,就是對防疫最好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