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植樹造林 創造蒼翠馬祖

  • 2020-03-15
 進入三月,大地回春,正是最適合植樹造林的季節。馬祖因為地理位置特殊,土壤貧瘠,童山濯濯是馬祖早期給人最大的印象,直到國軍進駐開始植樹造林工作,及經過了半世紀軍民的胼手胝足,才有今天這般充滿綠意的馬祖。在馬祖,種樹綠化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況且樹木是幫助對抗氣候變遷的最佳夥伴,為地球多種一棵樹,就是對地球暖化問題盡一份心力。
 受到地理氣候條件惡劣影響,馬祖地區的植樹工作要比其它地方都更為艱難,能夠造就今日蒼翠盎然的嶄新風貌,是經過數十年來軍民的努力,克服困難,才見到的成果。因此,對馬祖而言,植樹不僅是一種師法自然,開創幸福的奮鬥歷程,也是一項飲水思源,承先啟後的生命教育。
 我們僅有一個地球,為確保能夠永續經營,各國政府投入建設莫不強調低碳與綠能,同樣地,馬祖長久以來非常重視植樹節,從公部門機關單位到聚落居民和民間團體等,都有志一同響應植樹活動,在面積不大的蕞爾小島上,漸漸營造出蒼翠盎然的豐富林相,不僅綠化我們的生活環境,也讓我們的生活家園精彩繽紛,讓我們生活環境也變得更加淨化和健康。
 植栽綠美化除了環保的思考外,對馬祖地區而言,更是整體的保林育林工作的傳承,尤其隨著工商業發達,地球生態環境破壞愈益嚴重的時候,植樹造林已成了現今環保最重要的工作,生活在馬祖這塊土地上的人,除了體認到植樹節的意義所在外,更要體認到植樹造林是永續的工作,不要讓每年的植樹活動只是淪為行禮如儀的應景活動而已。
 樹木是馬祖珍貴的綠資產,面對氣候異變的挑戰、聚落保水及熱島效應,任何一處公園及綠地,都能提供調節微氣候及防災的機制。馬祖是我們的家,尤其是我們生活周遭,守護我們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樹,我們更要保護它、珍惜它。一個舉手之勞,可以為我們的地球帶來希望,也可以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純淨美好。但是,在提倡鼓勵植樹護地球的同時,不能忽略了護樹的重要性。既然種了樹,就要像自己孩子般照顧,讓樹存活,主管單位也要監督考核,避免浪費民脂民膏。
 隨著時間的變化,現在一般大眾已由強調物質生活,逐漸轉變為重視精神文化層面,因此,生態及植栽綠美化的課題,也日漸受到重視。為了落實永續島嶼及打造觀光休閒樂活島目標,更要體認到植樹造林是永續的工作,尤其隨著工商業發達,地球生態環境破壞愈益嚴重的時候,植樹造林已成了現今環保最重要的工作,馬祖必須正視植樹的意義所在,同心涵養這塊土地,才能讓馬祖翠綠盎然的美景能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