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營造巷仔內的亮點再創觀光高峰

  • 2020-03-20
 儘管受肺炎疫情影響,對來馬祖造訪的遊客數造成不小衝擊,但推展觀光最需要的就是人潮聚集,透過人氣匯兌再加上媒體的宣傳行銷,方能有效拉抬知名度與炒熱賣點。這道不敗的必勝公式幾乎是所有業者的重要參考行銷手法,無不奉為經綸看待,期待創造出源源不絕的錢潮。古今中外如此,我們也不例外。
 確實,人氣帶來買氣,也能創造財氣。舉凡各類觀光客,初到馬祖泰半會透過各媒體先搜尋先前遊客們的經驗與評論,得以知曉何處為推薦必玩或必去的景點,甚至通曉哪些店家的美食是非嚐不可。藉由各玩家的推薦與追隨者的好評,使得許多景點與美味廣為人知,吸引各界的旅人慕名而來。旅遊書報和網站資訊因而變得相當重要,畢竟對人生地不熟的遊客來說,這些訊息扮演過濾和指引的作用,導引渠等快速掌握旅途上的方向,用最有限的時間創造無限的回憶。
 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人氣不見得是績優的保證。仔細回想,先前葡式蛋塔剛引進國內時引起萬人迷的風潮,成為家家戶戶必吃的食品;但經過時間的風化,銷售量驟然遞減,似乎不再如曩昔般的受歡迎。探求箇中原因,除了人性嚐鮮的心態外,也發現其實並沒有廣告中那樣味美,漸漸不被市場上重視,生活中類似的例子不在少數。若片面認為人氣等於買氣,得以帶來源源不絕的錢財,蛋塔迄今仍應銷售長紅才是。
 各式的人氣景點或美食經常造成大排長龍或預約的效應,但經常前往一探究竟後才發現,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理想,甚至比名不見經傳的景點與食物還差勁,壓根不值得耗費時間等待。真正內行的旅遊行家會前往的是人煙稀少的私家景點,除無庸與他人爭先恐後,也能覓得旅行上的小確幸;道地的美食者會推薦的經常也不是人氣爆紅爆紫的店家,而是市場內與路旁小徑「巷仔內」的不起眼攤販,往往口感更甚一絕,才能真正品嚐幸福的滋味。
 其實,所有熱門與熱賣的景物很多都是炒作出來,透過照片與文字的渲染讓閱聽者產生錯覺,但實際的感受未必如預期般。馬祖的旅遊業除適度的宣傳,要避免華而不實的廣告,不致讓消費者實際體驗和預期產生過度的落差。真正的觀光是要細水長流,不是藉由一次性的人氣衝高績效,讓旅客不論何時來、重複來,都能有等同的期待感,至盼藉由一次又一次的品味,感受馬祖如詩一樣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