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全球化是重要的趨勢,大家都談「世界是平的」。現在國家跟國家之間的界線愈來愈模糊,彼此經濟的關聯度愈來愈高,人才相互流動愈來愈密切,不論是對政府、企業、甚至每一個公民,國際觀都是非常重要。國際觀影響的是國家的競爭力、企業的競爭力、個人的競爭力。
馬祖是一個小島, 沒有條件成為一個封閉的市場。我們必須培養更多具有國際觀的人才,才能夠生存。政府有國際觀,掌握國際社會發展的趨勢,才會知道我們馬祖有什麼樣的優勢,應該可以在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尤其現在許多面對的議題是跨國的,公部門制訂政策時必須有宏觀的視野,了解全世界發展的趨勢。
國際觀首先是開放的心胸,不是狹隘地從自己的角度、從自己成長的背景來思考,而是能夠很開放地接受不同的意見、不同的看法,接受多元的觀點後,進而形成自己的觀點。所以,具有國際觀的人,他知道國際社會發展的趨勢,尊重不同文化的差異。國際觀第二個條件,要持續不斷的學習。現在變動太快,必須有持續學習的計畫,才能夠不斷吸收不同的知識,才能夠形成更寬廣的觀點,也才能夠逐步擴大自己的觀點。國際觀的第三個條件是要具備思考的能力。我們持續學習、多元接納後,還必須要歸納、做深度的思考,才能形成我們自己的看法、觀點。
培養國際觀是很重要的,想要增加國際觀,不一定要出國才能了解,很多事情其實都發生在我們四周,在加上現在網路科技的發達,其實我們收到的訊息也可以是很快速的。年輕的一代要加強國際觀,就必須廣泛接觸不同的新知,而且願意接受不同的挑戰與生活的經驗。不論是到國外去念書或工作,都會是很好的歷練。
一個具有國際視野人才的社會有助於國際化的實現,同樣的,一個國際化的社會也可以造就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馬祖觀光產業面對各方的競爭下,如何提升國內觀光產業人才的素質,加強人才的培育,是目前現階段觀光產業關鍵人才培育重點工作。
國際觀的養成要靠長期積累,從文化、地理、歷史、政治、經濟等不同面向的國際時事中學習,無法僅靠教科書或少數書本的閱讀而習得。國際觀培養,不僅只是為了面向世界,提升國際能見度,更可藉此省思、檢視本土特色。因此,國際觀也具有培育在地觀與在地關懷的意義。
地球村的時代,面對的不只是島內的競爭,還要與全世界競爭。國際觀蘊藏著多元與包容,國際觀從來不與本土化互斥,更認識自己的家鄉,也能夠更深刻了解我們在國際上的位置,什麼地方好什麼地方差,在國際脈絡和本土脈絡交織的環境下,才形塑出現在的自己,了解自己也才能夠找到具識別性的本土特色和強項。
社論/立足馬祖 宏觀國際
- 20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