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新冠肺炎疫情不但重挫許多行業,也帶來教育模式的轉變,過去遇到颱風停課,連課都不需要補,但如同歐美此時停課幾乎長達整學期時,老師線上教學或是學生線上學習就是勢所必然,不管台灣或馬祖的學校是否真的會面臨停課,但線上學習已經成為趨勢,而學者也坦言未來有能力自學者,與被動學習者的能力差距將會加速擴大,因此數位學習我們需要關注的已經不是設備而是學習的態度與積極性。
這株新冠肺炎病毒讓台灣推動長達20年的線上自主學習必須立即到位,根據聯合國的統計截至四月中,全球一百九十多個國家,有超過十五億學生被迫停課,台灣非常幸運的是少數仍能照常上課的國家,但疫情依舊威脅,因此教育部早已通令各校開始進行線上教學的各項準備工作,馬祖當然不例外,之前縣內教師也透過中正國中小以視訊方式進行各項直播課程操作的研習課程,做好萬一停課的萬全準備。
雖然在教育部的調查中,全國中小學學生家庭有百分十二的家中沒有相關行動載具設備,但馬祖面對這類問題相對輕鬆,過去幾年陸續有不同團體贈送平板或筆電,而四鄉五島的網路也較台灣偏鄉更加的普及與穩定,因此這波遠端教學馬祖並沒有科技設備問題需要解決,各校校長也沒有必須捧著現金尋求設備的窘境。
疫情讓遠距教學進度必須到位,即便疫情總會過去但改變已經發生,疫情讓學生開始懂得在線上尋找適合自己的老師,學生也會在未來對學校提出更多的要求,對老師有更多的期待,這是學校及師長必須面對的挑戰。國際媒體報導也指出,明年無法整合線上與線下學習的學校將會愈來越落後,當然這也是台灣教育轉型的關鍵時刻。過去台灣僅有少數老師推行資訊融入教學,多數老師仍在觀望,缺乏改變的動力與誘因,但其實最需要改變的還是家長的觀念,以前老師導入數位教學,包括看影片或線上討論作業還會被家長投訴,因為家長對於學生使用手機或電腦總有刻板與負面的印象,因此對線上教育是不信任的。
資料顯示台灣的數位教學狀況是落後其他國家的,數位落後是大人的動作太慢也是不信任所致,卻讓台灣的孩子比許多國家的同齡者更晚踏進數位世界,孩子的視野受到限制,誤以為學習對象只有老師,以為競爭對手只有同班或同校的同學,卻不知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坐井觀天也讓孩子們的競爭力落後。
師生都要接受改變,勇敢地接受這波數位挑戰,老師的角色要從授課者變成引導者,數位學習可以放大學生的學習動機,許多學生看到課本就昏昏欲睡,看到電腦就會兩眼發光,討厭算數學,卻因為升級打怪遊戲,持續解題要破關。
雲端學習讓偏鄉離島不再缺乏教學資源,此次疫情因帶領團隊完成口罩實名制及口罩預約平台系統的唐鳳,讓日本媒體尊稱天才IT大臣,這位無法適應正規教育卻透過自主學習闖出一片天的政務委員,也讓我們看見自主學習的重要性。面對世界多變的需求,未來將會是自主學習者的天下,如同PISA負責人所言,疫情過後,我們將迎來一群學習動機更強,掌握自己學習權的學生。
社論/自主學習的時代來臨
- 2020-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