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提升網路素養 打造數位公民社會

  • 2020-05-12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網路成為新新人類生活一部分,尤其網路虛擬世界有如社會萬花筒般,讓人在家裡便可以接觸到全世界,因此從小孩到大人上網情形十分普遍。網路是當今非常重要的交流方式,網路本身是一項讓資訊快速流通的重要工具,但也因為如此,卻也蘊藏了大量的陷阱,翻開社會新聞或打開電視,一些犯罪事件,有很大一部分與網路有關,如果過度信任網路,很容易會掉入網路的陷阱,不得不加以重視。
 網際網路這項結合了電腦硬體和軟體、通訊、資料庫與線上諸種技術的綜合性媒體,僅僅在數年的時間,便普及全球,廣泛為人類使用,其無遠弗屆的重向性與多元化力量撼動了長久以來形成的思想觀念與生活形態。這項重大的科技發明,固然在一方面提高人類的工作效率與生產力,拓展了人類的知識領域與視野廣度;可是在歌頌其正面的助益時,也應勿忘其負面的影響。僅僅短短的幾年裡,網路盛行著電腦犯罪、侵犯隱私、破壞機制,種種亂象不一而足;推其原因則在於人們只陶醉於應用的廣泛與方便,設備的先進與技術的精良;而完全忽視了這個新世界應有的新倫理與新工具應有的新規範之建立。
 網路上充斥的各種不良資訊,以五花八門的圖像,像是賭博、色情、靈異、神怪、毒物、槍械、打鬥、幫派等,種種誘發好奇心、好勝心、刺激感官的有害資訊,觸目皆是。為了下一代,也為了自己,大家必須正視這項科技發達所帶來的新危機。尤其是政府部門不要單以有多少比例的孩子上網,網路人口有多少而自豪。許多人振振有詞的將這些新科技媒體,當做教育體系的一環,是極先進、最有效的工具。但是面對這種單向、無選擇、未經設計的聲光符號,即使一個人有意從中自我學習,可能得到的也往往是錯亂的、衝突的、無意義的資訊,不要說是兒童,就是成人也難免受到負面的影響。
 資訊科技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我們往往重視的是電腦、網路技能的培育,在素養與倫理上的教育常常會在不自覺中被忽略,在過去,網路素養大多指認識網路、使用網路的能力等,然現今尚須加入「網路倫理」的概念,包括使用者是否明瞭在網路上該怎麼說話、該如何自律才不會犯法等,進入一個講求資訊倫理,尊重資訊規範的新時代。
 科技也是具有正面的意義與力量的,在網絡社群中正確的運用、傳達正面訊息是好的,藉由網絡社群也可以促成未來新技術的各種可能與發展,這對網絡與使用者們來說都是好事。所以,當我們在追求一個「處處上網、處處學習」的e化學習環境時,更應該理解網路素養的內涵與相關議題,才能有效地教育每個人養成「安全、合理、合宜、合法」的態度與行為,積極成為善用網路科技的新世代,進而成為優質的數位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