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國定義,社會中65歲以上人口占全體人數超過7%以上者,即為高齡化社會;當老年人口數超過百分之14%時,則步入老化型的高齡化社會。按內政部戶政司統計資料所示,馬祖係典型高齡社會,但人力結構與其他縣市相較,除可謂「年輕世代」,遠勝於離島的金門、澎湖。儘管我們慶幸馬祖是一座活力島嶼,但仍莫忘已途向高齡化的問題,需研謀正視,用親切友善態度因應。
城市之所以友善,無非在先決條件上有著貼心公共設施。為讓長者們在外出活動上更加便利與順暢,四鄉五島在公共場域的管理上,或可再研議增加建設與配套。像是無障礙的廁所、行走扶助斜坡道、地板止滑設計、弭平道路地板間的高低差、具有座椅的休憩區、低底盤便利公車等,均會影響長者們外出行動的誘因,只深怕有個意外。
再者,友善不單只是表現於設施,更繫於軟性心靈面向,及社會融納及參與感。銀髮族願意、乃至於樂意利用無障礙設施,必須讓長者們感受到地區環境氣氛是善意的,而非充滿歧見鄙夷態度,治理團隊應偕同衛生、社政、民政,以及民間團體共同思考,如何營造出「馬祖銀髮友善島」在地認同感,積極的設計相關課程或活動,使依伯、依母能有社會再參與的發揮空間,將人力資源效益運用到最大。
面對如孩子般的長輩們,我們必須用更貼心的方式使其感受到社會的接納,像是開設醫療服務運載專車、不定期的輪派醫護人員到府關心健康、指導用藥安全與養護常識、乃至於協助回診掛號等服務,都能深深擄獲長者們的心懷,讓單一的心不孤單。儘管這看似簡單的舉措,但對於位處資源不甚的北疆卻是相當的重要,至少感受到自身是沒被拋棄與遺忘,不會是社會角落的孤單。
在面對高齡治理課題之際,縣府團隊或可參考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所設置之MAREP機構經驗,以「可居性」、「可靠性」、「社會包容性」、「受尊重與支持」、「社區的熱衷」等五大面向為努力指標,讓馬祖這座看似平凡的海洋城市,充滿人情與關懷,締造出許多不凡的溫馨故事。
社論/用心落實高齡社會治理
-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