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名嘴在電視節目上指出如果我國天弓二B(TK-2B)飛彈試射成功後部署馬祖,恐引發「兩岸版古巴危機」,一時之間馬祖又成為兩岸關係的討論議題。
古巴飛彈危機是發生在1962年,被認為是冷戰時期美蘇最嚴重的正面對抗事件,古巴危機的序幕是在1959年,美國在義大利和土耳其佈署了朱庇特中程彈道飛彈,對莫斯科形成嚴重安全威脅,隨後1962年蘇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在美國的門口古巴島上部署中程飛彈,美蘇進入隨時會開戰對幹的危險時刻。
相對於1962年美蘇雙方在加勒比海的戰雲密佈,1962年的馬祖也是風聲鶴唳,1958年八二三砲戰後的「單打雙不打」在馬祖已經持續4年,當時馬祖不但有美國大兵進駐,還有日本「白團」足跡,「白團」一名即來自日本軍事顧問團長「富田直亮」的化名「白鴻亮」之姓氏,1962年3月富田直亮曾赴東引視察防務。馬祖在昔日冷戰衝突中,和古巴一樣,很有國際味。
名嘴將馬祖比擬成「兩岸版古巴危機」,那麼我們來模擬一下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如果換成馬祖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首先, 馬祖飛彈會像古巴飛彈一樣,創造武力威脅。蘇聯在古巴設置的飛彈,重點不在飛彈可以打到美國本土,因為原本的蘇聯洲際飛彈就可以打到美國本土,重點是從古巴發射的飛彈,美國沒有足夠時間可以反應。同樣地,目前從台灣發射的地對地飛彈就已經可以打到大陸,但外島部署飛彈後更令大陸頭痛,在防守方面,外島飛彈除了可以牽制共軍機場及共機活動範圍,並同時可增加台灣本島防空反應時間,而在進攻方面,外島飛彈可以掩護支援我軍在特定區域的軍事行動,並且增大地對地飛彈攻擊範圍,更可大幅減少大陸對於我方飛彈的預警時間,讓大陸不一定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反制。
其次,馬祖飛彈會像古巴飛彈一樣,形成談判籌碼。飛彈除了能創造武力威脅,也能變成象徵和平的橄欖枝,美蘇經過古巴危機後雙方達成妥協,蘇聯從古巴撤出飛彈,美國也從土耳其和義大利撤回飛彈。或許有一天,馬祖的飛彈可能會像古巴的飛彈一樣,成為達成和平的談判籌碼,而從馬祖撤出。
最後,我們除了要回顧注意強權如何處理飛彈危機,更要認清國際強權的行為現實,美國曾組織訓練古巴流亡者推翻卡斯楚政府,對古巴島發動豬玀灣攻擊,但在古巴飛彈危機後,反攻計畫說停就停,古巴流亡戰士覺得被甘迺迪背叛了;同樣地,飛彈危機時,古巴人立場堅定,強烈反對撤出飛彈,但蘇聯和美國達成協議後,數十顆飛彈說撤就撤,古巴人覺得被赫魯雪夫背叛了。隔著加勒比海的兩岸古巴人,雖然立場不同,但都覺得被昔日強權盟友給背叛出賣了。
當年的「美蘇古」三角關係,是否與今日的「美中台」三角關係有類似之處?冷戰期間馬祖已留下一幕又一幕強權之間的角力與和解,未來,小小的馬祖列島仍將繼續見證今日國際關係的前進軌跡。
社論/從古巴危機到台海危機
- 20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