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來,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急速蔓延全球,帶給全球經濟前所未有的影響,特別是觀光旅遊產業一夕之間跌落谷底,台灣地區雖然疫情相對穩定,但所有專家都說在疫苗未問世前,各地的旅遊都將受影響。馬祖觀光從年初至今一直到本月才出現回溫人潮,但總體仍未及往年五成,未來數月人潮可能再回升,但要回到全盛時期機會不大,在來客量減少的前提下,馬祖旅遊更應朝小眾精緻高檔路線發展,人雖少但收入不會少。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而言危機也是轉機,在後疫情時代所有國家都在為經濟煩惱,而這種改變全人類運作模式的疫情影響正逐步擴大。而馬祖自戰地政務解除以來一直以觀光立縣為目標,換言之若沒有觀光客我們將失去生存的基礎。幾年前馬祖迎來史上最多的觀光人潮,從四月到十一月相關行業都感受到人潮帶來的商機與動能,而這種情況在今年初因為疫情而呈現極端反差。5月台灣疫情穩定,政府一方面鼓勵國旅,一方面也要宣導防疫安心旅遊,大規模的群聚仍被禁止,主要原因是國外疫情仍處嚴峻狀態,此時此刻不能掉以輕心。
傳染病疫情在醫學與社會學乃至於政治學角度都有不同的解讀,醫界通常建議保守以防疫為優先,而政治家基於國家經濟發展立場都急於復工開業,而加速疫情後的景氣復甦力道是各行各業力拚的主軸。新冠疫情造成人流、物流、金流等流動性困難,進而對生產、消費、貿易、金融及就業旅遊等層面產生巨大衝擊與深遠影響,而馬祖觀光也在這波疫情遭受嚴重打擊,雖然現在看到人潮回流,但學界都認為新冠肺炎可能長期存在且在不同季節復發,更何況疫苗何時問世至今仍是大問號。
在全球經濟活動萎縮前提下,台灣的國內旅遊同樣受影響,願意出遊的人變少了,有些是受疫情影響,有的是受經濟力影響,國旅在政策支持下可能會有一段榮景出現,但最終仍取決於經濟是否回穩。馬祖在一開始發展觀光時就有大眾與小眾的爭議,如今疫情打亂了全球旅遊市場,但卻能看出未來馬祖朝小眾精緻旅遊發展的明確方向。過去我們一直在意到客量的表現,如今人潮減少後衝擊立即顯現,未來若走高端精緻路線,到客量變異的衝擊自然會下降許多。
馬祖發展小眾旅遊型態最終是希望永續久安,在後疫情時代地區的觀光旅遊產業,對於到客量與實際收入要有新的解讀,若接待一百人與五十人是相同的收入,請問業者要選那一種?馬祖的旅遊觀光只有提升服務品質才能生存,而品質的提升有賴於各種配套的軟硬體,甚至是政策的介入。近年來地方政府致力於觀光服務品質提升,民間業者更要對未來發展趨勢有所體認,努力提升馬祖整體觀光服務水準。
社論/新冠疫情之後馬祖的觀光路線
- 20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