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打造馬祖成為幸福有感的宜居島嶼

  • 2020-05-24
 近年來,全球各地城市發展逐漸納入宜居性或永續性的基礎概念,強調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協調發展,人居環境良好,能夠滿足居民物質與精神生活需求,適宜人類工作、生活與居住的城市。馬祖列島有如散布在海洋中的一串珍珠,有沙灘、地質景觀奇絕、空氣清新、民風純樸,如果能夠善加規劃與經營,馬祖會是一個令人流連忘返、宜居的島嶼。
 在過去二、三十年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中,由於都市建設強調短期,犧牲了環境與生活品質,導致出現永續性發展的危機。許多城市問題如空氣污染、水源短缺、綠地急遽縮減、交通阻塞、垃圾遽增等隨之湧現,導致城市的居住品質下降。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如果有機會選擇,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沒有壓力、開銷小、環境宜人的地方落腳。「宜居城市」的概念,不再只是希望城市能發展到一定的經濟發展水準,而是更重視都市居民物質與精神層次的提升、人居環境的建構、城市生活的多元性,以達到社會、文化、環境、經濟的協調發展。「宜居」不僅是指適宜居住亦包括適宜就業、旅遊及享有充分的教育、醫療、文化資源等多項內容。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協調,經濟持續繁榮、社會和諧穩定、文化氛圍濃厚、設施舒適完備、適於人類工作、生活與居住的城市。
 馬祖因其開發較晚,反而保存住美好環境。馬祖最吸引人的不只有酒、沙灘、戰地、聚落,還有可脫離都市的喧囂與壓力,具備島嶼封閉性的「樂活」型態,只要網路通訊發達,非常適合宜居、宜遊、養生。相較於台灣本島的發展,馬祖的發展導向應將其獨特的自然環境與觀光產業相結合,以慢工出細活的精神,由點而線,由線而面培育出各種成功且能永續經營的商機,建構優質休閒放鬆的勝地。
 打造優質生活健康的馬祖,首要者為便捷的交通運輸,同時有高品質的居住環境、良好的治安、價格合宜的優質住宅、普及的通訊網路系統、完善的醫療與社會福利服務,亦為打造宜居島嶼所不可或缺的要素。打造宜居的馬祖,須以人的角度去對島嶼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人文環境等加以評價,除了物質層面的建設,精神層面的人文發展亦是重要,讓居民擁有幸福感,進而建立認同感與信賴感,大家自然會長久居住下去。再困難,只要有方向、願意努力,一定可以在這一塊土地上,經營出新的未來。
 建構宜居的首要之務在於願景形塑,馬祖雖處偏遠地區,馬祖的人口與資源,不一定能搶當「第一」,馬祖要做的是「唯一」,用更多的力量與巧思,厚實整體軟實力,把環境惡窳變成轉機,結合政府與民間的力量領導民眾走向更美好的居住環境,才能具體推動馬祖成為宜居的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