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釣魚臺與馬祖的歷史交會

  • 2020-07-06
 近日日本石垣市議會通過決議,將釣魚島(日稱尖閣諸島)改稱為「登野城尖閣」,一時之間又掀起中、台、日三方對於該島的爭議波瀾。距離馬祖三百多公里之遙的釣魚臺,與馬祖有何關係呢?
 首先明清時期,每逢琉球新王登基,中國均派遣特使冊封新王,通常由福州出海,在前往琉球航行途中,馬祖、釣魚臺是必經之地,就如同南竿到莒光,必經瀏泉礁,因此許多航海圖書,如《使琉球錄》、《順風相送》等,提到釣魚臺之時,必提到馬祖。只要順著釣魚臺的文獻找,通常就有機會發現數百年前的馬祖歷史紀錄。
 雖然古籍中都提釣魚臺、馬祖,但是中日雙方學者對於古籍的解釋卻不相同。中國學者認為出了東沙、竿塘、東湧,只是出了福建省省界,並非出了中國國界,釣魚臺屬於台灣附屬島嶼,要過了釣魚臺才是出了中國;而日本學者則認為船隻過了馬祖,就是出了中國國界,釣魚臺是無主島。
 到了國共內戰對峙時期,釣魚臺與馬祖,都成為國軍轉進的島嶼,1955年反共救國軍從大陳島撤退時,一部分兵力退到馬祖,一部分兵力也曾短暫退至釣魚臺,當時日本漁船還曾遭到國軍攻擊,造成日本漁民2人死亡,日本稱為「第三清德丸襲擊事件」。
 在國際政治區域權力平衡下,現今釣魚臺列嶼由日本實際控制,而馬祖列島則由中華民國實際控制,對於中華民國而言,釣魚臺是未收復之地,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言,釣魚臺、馬祖都是未收復之地。弔詭的是目前中、台、日三方都將釣魚臺劃入領海線,一個釣魚臺三方各表,但馬祖卻僅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方劃設領海基線,中華民國目前並沒有將馬祖劃設領海基線。
 為何我國遲遲未公告馬祖列島領海基線?政府並未說明,其可能原因是,靠台灣海峽方向的馬祖東側海域劃設領海基線兩岸都有共識,但是靠近大陸的西側海域則牽涉敏感的統獨議題,如果中華民國是統一國家,則馬祖西側海域應劃為內水,如果台灣是獨立國家,則馬祖西側海域應劃設國際領海基線,和大陸做國際區隔,馬祖海域的領海與他國重疊時,以等距中線為兩國分界線。由於目前國民黨不敢統,不敢根據一中憲法將馬祖西側海域劃為內水範圍,怕引發台灣主流民意抗議,同時民進黨不敢獨,也不敢貿然將馬祖西側海域劃設國際領海線,用國際線和大陸切得乾乾淨淨,因此短時間內金馬的領海線問題,仍將繼續以空白方式模糊處理。
 從明清時期,至冷戰時期,再到今日現況,釣魚臺和馬祖雖然距離上很遙遠,但是在國際政治影響下,又多次將兩島連結在一起。馬祖不是一個與世隔絕的海上孤島,馬祖與區域國際政治有很大的關係,我們要從世界看馬祖,也要從馬祖看世界。
 數百年前,先人從馬尾出發,過竿塘,而達釣魚臺;今日,同一條海路,三地卻已分屬三個不同政權。百年之後,馬尾、竿塘、釣魚臺三地又是何種局面?且看他日誰強誰弱,馬祖將繼續靜靜地在閩江口外冷眼見證強權區域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