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運用心理巧門讓三倍券商機三倍翻

  • 2020-07-10
 爾來炙手可熱的「振興三倍券」預購活動,絡繹程度不亞於年節期間的彩券押注,無不希望為自己的口袋注入活水,儼然成為新一波的全民運動。三倍券主要為舒緩新冠肺炎疫情半載以來的市場經濟,藉以刺激景氣,特別是鼓勵帶動國內旅遊市場。位處北疆的馬祖倘能善用消費心理學,也有相當的機會能在這波活動裡帶來豐沛收入,讓家戶發大財。
 首先,三倍券吸引人潮前來旅遊,也將促成「帶路貨」的外溢效果,讓各行業均霑。彼我可能有著這樣的經驗,到賣場購物時,儘管原先需要的商品均已買齊,但在逛街行進的過程中,因其他貨品的價錢或是特色等因素而多購買了幾件衣服、幾包餅乾、幾條衛生紙等,致使超出原先購買的計畫。又再如遊客外出觀光時,原先的預算可能會以住宿、交通為主;但沿途看到各類紀念品、名產時,就會聯想到難得外出旅遊,可送給親朋好友或是同事分享,做自己的人際公關,因而在不知不覺中就讓伴手禮的消費金額上升許多,甚至直逼原有的基本開銷。
 其次,人潮要能轉換為錢潮,還需要懂得話術的掌握,精確扣準遊客的「心理帳戶」。每個人在消費時都會將荷包劃分成幾類帳戶,像是家庭必須、休閒開銷、維繫情感、個人投資等帳戶,而一項商品是否能順利售出,繫於被消費者歸類於何種心理帳戶內。像是為自己添購一件衣服要價1000元時,就有可能會猶豫相當久的時間而下不了手;但若是要送給情人或親人,則就比較不會因而感到躊躇及心痛,其關鍵在於經費支出的心理帳戶從「個人投資」變為「情感聯繫」時,意願就大幅提高。
 三倍券使用期限迄今年底,民眾諒必會設法在這半年內使用消費,再加上安心旅遊補助,國旅在這段期間可預期將會相當的夯熱,勢必能帶來一定程度的經濟刺激。我們在這波旅遊潮中不僅要讓旅宿及交通業者受益,更要能帶動地方產業的推廣,故而各類商家業者都要做好準備,販售合適合宜的紀念品與名產,藉由觀光客購買「帶路貨」的機會增加地區的營收,同時也能讓渠等留下難得記憶。同時,單純把商品備妥與擺出尚無法完全吸引遊客,還必須透過訴求帶伴手禮回去送親友,以及來馬祖必吃必體驗嘗試的話術,打動「維繫情感」及「休閒開銷」心理的帳戶,讓觀光客們更願意、毫無保留的掏腰包來進一步消費。
 透過振興券這項政策工具不單是吸引人潮來,也不單僅是讓遊客手中的券張使用完畢,更要能設法研發出各種行銷技巧,共同把餅做大,讓消費時產生加乘的外溢效用,唯有雨露均霑的利基,才是這波國旅熱潮對我們最大的經濟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