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計程車扮演在地觀光印象的門面

  • 2020-07-24
 先前曾有日本籍遊客到新北市九份旅遊,原議定200元車資載送至瑞芳火車站,卻無端被駛往臺北並收取1,200元費用。今年端午連假期間,臺東地區出現從臺東火車站到長濱鄉的計程車車資未經跳錶收費,赤空叫價5,000元,讓遊客驚呼不可思議。無獨有偶,近來國旅熱潮,馬祖地區湧入許多人潮,迭有傳出計程車業者未按錶計費,在在影響旅客觀感。
 計程車是旅人到來後第一線接觸的門面,也是對整座城市印象的伊始。大陸作家韓寒2012年5月訪臺期間,不小心把手機忘在計程車上,司機發現後,將原物送至飯店交還,並婉拒了報酬,事後韓寒更在通訊軟體將事發經過寫成〈太平洋的風〉一文,引發諸多回響。隨後繼踵來臺的陸客,除了必訪的名山大川景點外,更指名要親身搭乘「小黃」,體驗臺灣運將的服務魅力。
 臺灣計程車的服務曾幾也風靡全球,但當前會出現諸多私家車加入分食載運的這塊市場大餅,在於當前出現有「拒載」、「繞路」與「不按錶收費」等問題,使得整體專業水準水平尚待提振,讓遊客寧可冒險選擇搭乘地下非法的「白牌車」。在日本,私家的Uber不太容易殺出重圍得以有生存機會,關鍵繫於在地計程車多已加裝GPS,一切按照導航路線行走,均按里程錶收費,並提供刷卡服務,能讓乘客們感到放心與方便,縱令車資不甚便宜仍獲得許多青睞。
 洵是,計程車的服務品質相當程度上反映了在地的文化與感受,更是影響旅程的重要環節。而要讓外界對我們有正面的印象,車輛「按錶操課」來行走與收費是基本的功夫,畢竟沒有旅客願意在入境的一開始就被坑錢,甚至為此與運將撕破臉,讓後段旅途的心情不美麗。再者,司機的服裝儀容也許稍加打理,使整體看起來精神氣爽,而非蓬頭垢面、滿嘴菸癮與檳榔,讓觀光客們心驚膽跳。更上乘之道,要推動司機們的禮貌禮儀運動,用笑容與問候語來迎接每位乘客,使之有賓至如歸的感受,倘能導入外語的服務,諒必更能擄獲外籍遊客的芳心。
 觀光的魔鬼躲在諸多細節,其經營的成敗不單是景點的營造,更需各行各業的戮力合作方能達標。計程車不單是運送旅人行程的工具,更是載運著眾多回憶的時光膠囊,迎新送舊一批又一批的旅人,唯有扮演好這關鍵的門面親善角色,方能讓馬祖的觀光魅力芬芳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