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蘇貞昌公開宣示「向海致敬」政策,希望鼓勵人民「知海、近海、進海」;這項政策宣示後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都有相關的活動推出,只要跟海有關的活動都能牽連到「向海致敬」。馬祖海域面積是陸地數倍之大,適度規劃海域活動以及增加必要港埠設施需要更積極推動。
馬祖地區近期有多項活動均與行政院「向海致敬」政策有所連結,包括水利署的津沙淨灘、宜蘭縣岳明國小光腳號帆船27天繞島靠泊北竿、水域開放聯盟組團來馬划獨木舟等,活動的主軸都是與海有關,顯示台灣海島國家多麼需要開放又完整配套的海洋政策。過去人類在拓荒時期總想要如何征服海洋,面對偌大的海洋總認為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直至今日才發現要向海學習,我們要去體會海洋的偉大、了解海洋、面向海洋、親近海洋,而不是一再的破壞海洋生態。
台灣海洋資源豐富,但早年對海洋的管制十分嚴格,剝奪了人民親近海洋的權益,馬祖也因實施戰地政務有更多限制,導致出現很多馬祖人住在海邊竟然不會游泳的奇怪現象。「向海致敬」的政策範疇十分廣大,基本上是朝開放角度讓人民有機會接近海洋,同時要學會如何與海共存共榮,人類在運用海洋資源之時更要學習守護之道。水域開放聯盟是民間組識,多年來致力於爭取台灣的水域開放政策,目前政府對海岸的管制有如多頭馬車,就以全國各地的遊艇碼頭管理為例,觀光局、航港局、漁業署、海洋委員會都管的到,民眾要出一次海申請程序繁瑣;政府總是以安全為由設下重重關卡,殊不知這樣會大大降低人民親近大海的意願。
馬祖觀光事業發展與海有無法分割的關係,今年來馬祖遊客倍增,炎炎夏日很多遊客都想下水清涼一下,但四鄉五島至今沒能規劃一處有安全設施的海水浴場,這對以海為觀光主軸的馬祖而言是需要積極克服的課題。其次是因應國人海洋休閒活動的新趨勢,遊艇碼頭的需求日益增加,而馬祖也要設法規劃合適的地點供遊艇停靠,以提升整體觀光發展競爭力。
行政院「向海致敬」五大政策主軸「開放」、「透明」、「服務」、「教育」、「責任」及其意涵「淨海」、「知海」、「近海」、「進海」。要把「向海致敬」這句口號落實並讓民眾有感,政府在法令上朝鬆綁方向前進,管理單位要跨部會整合,建立民眾活動申請許可SOP之服務管道,以便利民眾從事海域活動。馬祖的海洋活動與住民和觀光客都有密切關連,我們更自稱為大海子民,祖先世代以海為田,從早期的捕魚到現在的觀光休閒,從過去只知如何掠奪資源到如今懂得復育珍惜,一路走來深知教育的重要。「向海致敬」不能只是口號,政府與民間都要朝目標前進,最終會獲得來自大海的饋贈。
社論/落實向海致敬政策
- 20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