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衛生單位每月份都會針對地區生鮮蔬果及農產品進行檢驗,或是因應特殊節日及季節進行專案稽查,像是端午相關食品稽查、夏季飲冰品稽查等,並公布不合格商品或商家,供消費者參考;我們支持衛生單位的作法,受檢店家更不能有「被找麻煩」的想法,賺錢是一時的,商譽是永遠的,唯有用良心做生意,不引進有問題的商品販售或加工,才能確保軍民健康。
關心時事的民眾都會發現,最近衛生單位所發布各式各樣抽樣檢驗的消息明顯增加,我們樂見此模式成型,畢竟地區開放之後,商品來源多元化,不論自產或外來食品,難保沒有問題,尤其是大陸物品大量進入市場,這些產品良莠不齊,政府與民間都該格外注意。
消費者在面對五花八門的物品時,如何選擇又如何購得良好物品,是基於個人所好,但是產品有好有壞,能夠經由科學方法,把真相公開,不但對業者可以產生鼓勵、警惕甚至懲處的效果,重要的是消費者權益獲得保障,例如食品是否符合衛生要求,須經科學儀器檢驗才能知道,衛生單位的動作關係著軍民健康,很重要也很有意義。
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現今社會功利主義盛行,只要有錢賺,什麼花招都有。我們在媒體上經常發現瑕疵的商品,大陸出產者問題更多,而且已經進入地區市場,儘管政府一再籲請大眾,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物品,可是貪便宜乃人類的弱點,消費者的動向既然無法掌握,只有強化檢驗工作,為大眾權益和健康把關;近年來,地區衛生單位此方面很努力,也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我們不諱言仍有繼續加強之必要。
商品之外,店家環境也是相當重要,我們樂見最近的檢驗是連同店家的環境同步進行,重點為食品業者登錄、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從業人員體檢、投保產品責任險等,而且明確公布受檢店家及結果,缺失項目為製茶機有污漬、食品從業人員未依規定體檢、食材及器具置於地面,限期改正後複查合格。
我們欣慰受檢店家都願意坦然接受並精進改善,沒發生非理性抗拒行為,顯示當今消費者意識抬頭之下,業者也要確實掌握到民眾之間流傳口碑之重要。另近日高溫潮濕,提高食品中毒發生機率,我們呼籲業者製備食品應謹守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注意保存溫度、要澈底加熱之防治食品中毒五要原則及飲食衛生安全原則,才能確保食安無虞。
社論/食品檢驗有必要 消費者應多關注
- 20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