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類社會及經濟發展以來,環境危機迫使環境教育應運而生,人類活動確實大幅改變了地球的環境,由於發展與環境有高度的相關性,越來越多國家體認到經濟發展無法不同時考慮環境的因素,因此產生了「永續發展」的思維及做法。人類對海洋的感受、認識、利用和保護,將影響著地球環境的變化與人類文化的發展,也是地球永續發展的重點。
馬祖四面環海,與海洋的關係更為密切。近幾年,在努力推動海洋教育的情況之下,社會開始關注海洋的相關議題。海洋佔地球表面面積約71%,是整個地球環境中最大且最重要的一環,海洋孕育著無數生命和能源,無時無刻對氣候和環境進行調節作用,並與人類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海洋不僅僅與人類的生存條件息息相關,同時也影響人類精神與文化的持續滋長。生物界的繁榮對於人類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都有莫大益處。
然而,隨著文明進步與時代變遷,人類製造了無數的污染及垃圾竟然源源不絕地流入海洋,這些帶給海洋生態浩劫的物質包括油污、各種瓶瓶罐罐及塑膠垃圾等等。據世界經濟論壇研究報告顯示,每年有八百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洋,相當於每秒二百公斤,實在是駭人聽聞。
巨量的垃圾不僅僅是污染純淨的海水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生活於大海中的魚類、綠蠵龜等海中生物經常誤食這些塑膠垃圾,因而造成生病死亡,即使沒有死亡,許多魚類體內附著了大量的塑膠微粒,並隨著食物鏈被人類吃下肚,可想而知引發另一波的食安危機。
幸運的是,經由環保人士的倡導和淨灘活動的舉行,漸漸也讓愈來愈多人意識到這樣的海洋危機,除了採取實際的淨灘活動來減低對海洋的衝擊之外,我們亦應該力行減塑運動,從生活中減用塑膠袋,盡量採用紙製品或攜帶環保餐具等,雖然只是你我的一小步,但是日積月累就能拯救我們的大海,讓海洋環境恢復湛藍,也讓海洋生物擁有健康的環境賴以維生。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海洋有我們的寄託與夢想,人類取之海,卻也帶給海洋無數的傷害。整體海洋教育政策之推展,將可培育產業界所需優質人才,使能積極投入海洋產業,提升國家海洋產業競爭力,並可促使全民認識海洋、熱愛海洋、善用海洋及珍惜海洋。前瞻未來,策略應立基於海洋環境特色,形塑具有海洋風味的精緻文化,發展海洋思維的全民教育,讓馬祖成為擁有文化美感與文明質感的現代海洋島嶼。
社論/守護海洋環境 實現永續發展
- 20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