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COVID-19)全球疫情持續升高,台灣上一階段超前部署有成,疫情控制得宜,獲國際社會肯定,但隨歐美疫情爆發,第二波病毒大浪來勢洶洶,我們沒有鬆懈的空間,還要持續和病毒對抗。
疫情蔓延期間,台灣的防疫的確做得很好,感染病例不超過五百,死亡人數也只有個位數,台灣鄰近病發起始地最近,相較於其他美歐國家的病例數和死亡數,防疫成績可以說是傲人。疫情趨緩的情況下,我們在思考在防疫與恢復生活間取得平衡之際,面對看不見、摸不透的新冠病毒,仍不可掉以輕心。
新冠肺炎持續在國際蔓延,雖然全球的病例增加的速度已經下降,但有不少國家面對第二波疫情仍然招架不住。例如像是日本、澳洲原本都將疫情控制得不錯,最後卻爆發出第二波,對我們而言是很大的警示;近日境外移入個案有增加趨勢,且發生數起自台灣出境後,入境他國確診案例,包括日本女留學生、泰國移工、比利時工程師等,雖然指揮中心宣布,日本與泰國個案已結案,這兩例復驗結果分別是陰性、不確定,不會對社區造成影響,不過,國內社區潛在無症狀者趴趴走的情況,依然令人憂慮。
目前全球疫情仍十分嚴峻,指揮中心已宣布民眾出入人潮擁擠或密閉場所需配戴口罩,含醫療院所、人口密集機構、大眾運輸場站或無法保持社交距離車廂、賣場或市集(百貨公司、量販店、傳統市場、夜市等)、教育學習場所(補習班、K書中心等)。另外,休閒娛樂場所(電影院、音樂廳、體育館、兒童遊樂場、酒店、舞廳、夜店、酒吧、KTV、遊藝場等)、宗教場所及活動(廟宇、教會、禮拜、遶境等)時,也請佩戴口罩,並養成勤洗手、咳嗽禮節等衛生習慣,以降低感染風險。
新冠肺炎的全球確診人數累計確診逾二千萬例,全球病歿人數突破七十五萬人。我國在政府採取「超前部署」防疫作為,以及全民共同配合下,度過了重大防疫考驗。但在疫情尚未完全平復的關鍵時刻,我們必須了解,唯有每個人都從落實自身防疫管理開始,效益才能逐步擴散。
國內疫情相對緩和,也將大型社區傳播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雖然邊境管制還未解禁,但是國內旅遊活動幾乎已經沒有限制,讓幾個月來被疫情壓得幾乎透不過氣的人心,有了稍稍紓解機會。國內疫情緩和,絕非意味病毒及伴隨而來的種種危機,就此銷聲匿跡。面對看不見、摸不透的新冠病毒,仍不可掉以輕心。在此關鍵時刻,呼籲民眾仍需落實勤洗手、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外出活動時,應維持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以上的社交距離,若無法維持應佩戴口罩,並請留意自身及親友健康,如果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盡量不要外出,才能降低疫情風險。
社論/防疫不鬆懈 守護你我健康
- 20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