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推動綠色生活及消費 共創永續美好未來

  • 2020-09-08
 為因應長期以來環境及生態保護,全世界的環保意識及消費行為已逐漸改變,綠色行銷成為世界趨勢。各國政府推廣許多環保觀念,企業行銷也考慮到環境保護。消費者在政府及企業兩方的推動下,增加對綠色的概念。
 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企業為賺取利益,使得生產及消費的增加。如此頻繁的行銷活動,長期之下忽視生態保護,過度的採收、濫用資源、導致空氣污染、溫室效應等問題相繼出現,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日益嚴重。環境污染被人們所關注,卻無法將其污染率降低,人們因生活需求而仰賴工業,工業活動愈發達,對人們的生活環境影響也隨之而來,例如:溫室效應、全球暖化,溫室氣體之二氧化碳使地球溫度愈來愈高,而反應在天候的變遷更為明顯,溫度一升高,人們在電器產品的使用上逐漸頻繁,但在這種環境下,對人們的環境造成了威脅,例如: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因此綠色消費及產業的提倡,更是大家所關切的。
 消費者自覺開始萌芽,到現今全球環保意識高漲,造成消費行為逐漸改變,因此對企業營運也有很大的衝擊。世界開始襲捲一股綠色環保浪潮,亦使得投資者與消費者越來越在乎各大企業是否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此種綠色消費意識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在新的市場中企業與環保達成雙贏。人們對環境的行為與心態,也慢慢有了改變,例如:自備環保筷、購物袋、垃圾分類回收等,使環境不再惡化下去。
 所謂「綠色消費」,主要是指為了維持人類的生存,可維持基本需求、追求更佳之生活品質的提升。在從事消費行為時,購買對環境破壞較低產品之目的是在不影響後代子孫權益的消費模式,污染程度低的產品。當消費者意識到環境污染的程度已影響到生活品質,甚至是生活型態,進而嘗試要求生產對環境衝擊較小之商品時,藉由環保消費行為的實踐來減少對環境之傷害。消費行為具有節約能源、低污染、可回收、可再生的消費概念。
 現今消費者對綠色概念普遍了解,可是民眾付諸行動、落實節能減碳的行動仍然不足,表示在推廣綠色消費還不夠確實。其次,會購買綠色產品的消費者,動機大多是為了減輕對環境的污染;而不會購買綠色產品的消費者,其大部分原因為分不清綠色產品和非綠色產品的差異性。因此,從政府到民間,應多做較有創意的推廣手法,引誘消費者注意到購買綠色產品的好處。推動全民綠色生活及消費是一種「當省則省,當用則用」的生活態度,在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都能落實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