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季節轉換溫差變化大 做好預防保健

  • 2020-10-04
 時序進入中秋,天氣冷熱溫差大益加明顯。值此季節變換之際,特別提醒大家做好預防保健,注意保暖、正常作息、防範疾病、暢通空氣等工作要項,落實個人自主健康管理;另要持恆適度運動,增強免疫力,確維個人身心健康。由於早晚溫差大,正是流行性感冒、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及消化道疾病的好發季節,尤其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仍嚴峻,許多國家正遭受第二波疫情肆虐,大家更是要同心守護彼此健康,落實防疫新生活運動。
 秋節期間,親友歡聚難免搭配酒類飲品,提醒適量飲用且切勿酒駕,以維健康及安全。另應注意飲食節制及均衡營養,秉持少油、少鹽、少糖、高纖「三少一高」原則。月餅因富含高油、糖及脂肪,宜適量食用;應景烤肉應有所節制,由於市售烤肉醬料多含高鈉,斟酌使用,避免食入過多鹽分造成腎臟負擔。文旦柚富含膳食纖維及維生素C,對人體有益,但熱量也不低,仍應有所節制。
 而季節轉換溫差過大時,人體血管會跟著收縮,易造成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和急性中風發作機會。由此可知,秋天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除三高外,不良飲食習慣、身體活動不足、抽菸、酗酒等,亦為重要因素。大家應養成三餐定時、多喝白開水來取代含糖飲料;每週累積150分鐘的中強度身體活動,多從事快走、慢走、騎自行車及伸展操等運動。心血管高風險族群,要注意保暖,運動前一定要充分暖身,且盡量攜伴運動,相互照應。而不論是直接吸菸或被動吸入二手菸,都會對健康造成影響,為維護自己及家人健康,有抽菸習慣的最好戒菸,迎向健康生活。
 依疾管署公告,公費流感疫苗,預計中秋假期後,自10月5日開始施打,接種對象包含50歲以上成人、安養/養護/長期照顧等機構對象、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高風險慢性病人及BMI≧30者、年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童、國小至高中/職學生、醫事防疫人員、禽畜養殖業者及動物防疫人員、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孕婦及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
 雖然國內新冠肺炎病例相較於世界各國,比率非常少,但仍不可掉以輕心。大家仍應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勤洗手習慣,搭乘公共運輸工具或至人潮擁擠地方,務必配戴口罩,加強自主健康監測,防範群聚感染。強化自我免疫力是對抗病毒的不二法門,大家要避免不規律的生活、暴飲暴食等不良習慣,力行正常作息、適度運動與均衡、健康飲食等良好生活型態,以維繫及增強自身免疫系統功能,提升自我健康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