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齊心為老人營造溫馨幸福的家園

  • 2020-10-2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也稱為「敬老節」。敬老的目的就在感懷老人家們的辛勞及付出,不論是為家人或社會,乃至於國家,都可見老人家們走過的心血歷程,因此,希望經由敬老活動,能夠讓老人們感受到快樂、溫馨。在這屬於全體老人家的節日裡,要祝福所有的老人家們身體健康、平安、快樂、長壽!
 在古老傳統的重陽節中,要佩茱萸、飲菊花酒、登高、放風箏、敬老、祭祀祖先等等風俗,由這些習俗中就可以看出這項民俗節日的用意,如茱萸又稱「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再加上九九取其長長久久之意,所有的習俗都意在「辟邪」、「延壽」,也符合中國人傳統中趨吉避凶、長命百歲、敬老崇孝的想法。老人過去對家庭、社會、國家的貢獻,功不可滅,沒有他們過去的努力,就沒有今日社會的繁榮,所以,敬老只是對老人過去辛勞的一種精神回報。
 而愛老、惜老、敬老,慎終追遠、敬老尊賢,不僅是中華文化的道德傳承,也實踐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信念。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顯示出長者生命智慧之豐富性,由於長輩們經歷過無數艱辛歲月和時代的變遷,無論對人或事都看得通透,他們世故,人生閱歷豐富,凡事包容、理解,遇到困難能從容面對,隨遇而安,更能做到知足常樂,對晚輩的立身處世大有幫助。
 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重視老人已是現今社會關注的焦點。許多老人問題也逐漸成為政府推動社會福利工作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尤其在國民平均年齡不斷提高的情況下,老年人口也相對增加,面對高齡化社會的時代來臨,老人福利工作不但不會稍減,反而照護的對象、範圍、項目、需求更多更廣,所投注的經費、人力也更多。對長者而言,並非只有溫飽、生活舒適足矣,如要令其共享健康與高齡友善環境,還需要於家庭、社區共同努力創造安心養老環境,用更貼心的方式使其感受到社會的接納,確實落實對銀髮族的照顧。
 隨著醫療水準的進步及民眾對健康的日益重視,馬祖地區的鄉親平均壽命也逐漸增長,邁入高齡化社會。高齡友善城市除公部門的投入,亦需要民間團體與縣民一同關心與參與,透過專家學者的專業與經驗指導,協助訂出能因地制宜可執行的具體指標,打造馬祖是一個能讓縣民活到老、動到老的地方,讓馬祖成為一個讓高齡者健康、安全,且有活力、尊嚴與自主的地方。
 尊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除了舉行重陽敬老活動,藉以弘揚敬老尊賢美德,我們要更積極建構完善的老人福利系統和友善生活環境,實現高齡友善、健康幸福島嶼之美名,賦予傳統節日新的時代意義。並期待經由政府及社會資源的結合,一起照顧及關懷老人,讓老人們都能平安、快樂、無憂無慮的過日子,達到使老人家們「老有所養」的理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