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亂已久的抽砂船問題在兩岸協同執法加強力道下終於看到暫時的平靜,但問題要澈底解決不能光靠幾次的協同作業,面對數量龐大的越界抽砂船需要犯罪行為的定調及兩岸持續作為才能收到成效。兩岸共同打擊不法的協同機制建立多年,但經常因為兩岸關係的變化讓機制空轉,讓不肖業者有機可趁,因此要視打擊犯罪為共同任務,才能營造持續合作的環境氣氛。
金馬澎外島長期面對大陸越界抽砂問題困擾,雖不厭其煩透過媒體及行政民意管道突顯問題嚴重性,但始終等不到釜底抽薪的良策,平心而論,以現有執法能量是無法面對數量龐大又頻繁的越界問題,只能在進退之間獲取短暫的平靜與平息,終非解決問題的良方。中央在面對來自地方及民意壓力下,近來已對越界抽砂問題重視,不管是加強巡邏力道或是修法提高罰則,都意味著我們不能再放任這樣的行為,但要認清取締違法抽砂不能只是我方單方面的問題。
日前兩岸針對打擊海上不法再度協同執法,才一天時間就看到成效,證明只要設法將抽砂定位成兩岸都重視的問題,要改善就能事半功倍。抽砂不僅是國土安全問題,更對環境生態產生無以回復的影響,在陸方也是禁止的行為,但為何仍有這麼多的船隻要鋌而走險越界抽砂,當然是有利可圖。前陣子有媒體引述國內少數民意認為越界抽砂船背後動機不單純,甚至擔心抽砂船可能搖身一變成為運兵船等,這或許是把問題轉移焦點的作法之一,但實際上是想太多。
抽砂船之所以能游走兩岸模糊地帶大撈海底黃金,就是在玩官兵捉強盜遊戲,怕是怕強盜背後有官兵在撐腰,讓取締成為形式上的動作而無法持之以恆。因此,要想成效擴大且持續成果,必須要讓兩岸共同體認到胡亂抽砂可能導致的生態及國安後遺症。所以有人建議與其無法全面禁止,不如透過科學調查研究評估可行的抽砂範圍和數量,讓海砂成為資源的一部份。並不是所有的抽砂行為都是不可行,在國外很多海島國家都有類似的行為,但前提是要科學調查的背書。
兩岸協同執法是現階段看來遏止非法採砂比較有效的方法,如何讓機制持之以恆是接下來要透過協調讓共識建立的,各界除了要肯定兩岸在取締海上違法抽砂所做的努力外,也要持續關注保持熱度,給第一線執法人員師出有名的動力。抽砂行為影響深遠眾所皆知,尤以外島地區與大陸地緣關係,單純的抽砂不應有太多政治聯想,與其不斷口水論戰的陰謀論,不如把焦點關注在實質作為之上。
社論/兩岸協同執法要持之以恆
-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