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深入挖掘和突出文化特色 營造深度旅遊環境

  • 2020-12-20
 全球化的來臨使得現代人愈重視追求精神與心靈上的價值,人們在旅遊型態上從以往「大量式」的旅遊轉變為「小眾、品質性」的深度旅遊,對於旅遊的品質與內涵更強調自主性。因此,未來馬祖旅遊發展更要充分利用文化內涵,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旅遊經濟優勢,充實文化內涵,增加互動項目,延長旅遊產業鏈。做到遊客參與、動靜結合,留得住人、留得下客,提高旅遊的文化附加價值。
 深度觀光於本質上是以當地人文歷史、產業特色、展演、生態資源等特色為主體來發展旅遊。自1994年以來由文建會積極推展社區總體營造政策以後,許多社區的發展逐漸由第一、二級產業轉型為三級產業;近年來公部門持續投入資源整頓,目的在推展鄉鎮在地特色,吸引國內外旅客走訪,帶動鄉村小城的深度旅遊,使得許多風景優美、具有人文與產業特色的鄉村社區成功地吸引了許多人潮前往旅遊、用餐或住宿,有時於假日時甚至出現一房難求狀況,此現象也反映出社區營造已有豐碩成果,為社區注入活水,成功地帶來活力與經濟上的復甦。
 深度旅遊是一種知性的、以價值為取向的、能帶給遊客真正振奮體驗的旅遊,它與觀光旅遊的區別在於能夠為遊客提供高品質的旅遊服務和較強的本土參與性。客人在旅遊過程中有相應的參與度,甚至有極大的參與度,這才能達到一個深度體驗,使旅遊者儘可能體驗到具有當地特色的人文與自然,感受由此帶來的快樂。因此,為遊客提供的服務要更富有個性化,更加注重旅遊者的內心體驗和心靈的滿足。
 深度旅遊是在文化層面上的旅遊,它依靠文化,反過來對文化又是一種開掘、展示和弘揚。在旅遊過程中讓客人能夠充分體驗到當地文化的差異性,這是在旅遊發展中必須注重的問題,讓他們能充分感受到不同文化的人文關懷、豐富內容和深刻內涵,這就要求在各個方面多做文章,而不僅僅是在景區開發上做文章。
 從目前看,傳統的觀光旅遊更多的把刺激消費的方式停留在帶領遊客進購物店、買土特產和紀念品的層面上,旅遊的樂趣被購物割裂開了,對旅遊者來講這樣的消費是一種被動消費,大多數旅遊者對此較為牴觸,有的甚至影響到整個旅遊目的地形象。因此,在設計深度旅遊產品過程中,要把創造深度消費方式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納入其中,通過不斷設計精彩紛呈的旅遊產品,激發旅遊者的參與熱情,儘可能的讓消費與旅遊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讓旅遊者產生主動消費的慾望。
 馬祖受自然氣候與地理條件之限制,導致遊客來馬祖遊玩主要集中於夏季,公部門及業界為延長觀光季節、改善交通運輸、開發多元市場及旅遊產品,正積極打破馬祖冬季旅遊困境,改善人們對馬祖冬季觀光的既定印象。展望未來,如何吸引多元旅遊客群,營造深度旅遊環境,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