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用地方創生延續馬祖發展之路

  • 2021-01-02
 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年前在海大馬祖校區協助地方創生推動,這位國內地方創生重要推手的專家為馬祖把脈,更大力讚揚馬祖地方創生的獨具魅力與潛力。走過戰地軍管半世紀,馬祖自83年開始發展觀光,在各項基礎建設陸續完備之後,我們要思考如何讓觀光之路繼續走下去,而地方創生給了一個新方向,官民各界應善用中央地方創生政策資源,把握區域優勢與獨特人文自然資源,以地方創生為主軸讓馬祖開啟發展新頁。
 面對我國總人口減少、人口過度集中大都市,以及城鄉發展失衡等問題,行政院已成立「地方創生會報」,由中央部會、地方政府及關心地方創生領域的民間產業負責人與學者專家組成,並由國發會負責統籌及協調整合部會地方創生相關資源,落實推動地方創生工作。中央宣示108年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定位地方創生為國家安全戰略層級的國家政策,將以人為本,透過地方創生與新創結合,復興地方產業、創造就業人口,促進人口回流,這樣的上位政策與馬祖未來發展大方向契合,也符合世界趨勢。
 「地方創生」名稱發源於日本,其中心思想是「產、地、人」三位一體,就是希望地方能結合地理特色及人文風情,讓各地能發展出最適合自身的產業。馬祖在這二十多年發展觀光過程中找到地方特色,而這樣的特色需要包裝行銷,結合觀光讓地方創生成為商機,正是政策推動的核心目標。走過全台319鄉鎮,陳美伶對於創生的發展必須源自文化保存深感重要,因此馬祖在發展過程中絕對要重視文化層面的資源,沒有文化的基礎很難讓創生觀光走的長遠。
 地方創生對馬祖而言雖是新名詞,但其實過去多年各鄉、各村社區營造可說就是地方創生的雛形。社區營造最早是由政府政策所主導發起,其主要功能凝聚了社區居民間的共識,更重要的是喚起了其對公眾事務的關注。吸引年輕人返鄉與長住馬祖一直是地方政府施政終極目標,營造有利的創業環境是公部門的責任,地方創生多半要與青年創業結合才有前進動力。最近幾年馬祖因為觀光發展也吸引不少青年返鄉,我們也看到部份行業因為年輕人的投入而有所轉變,特別是在觀光品質提升與創意行銷方向找到突破點。
 「設計翻轉•地方創生」是中央政策的核心,馬祖歷史人文與自然景觀生態資源豐富,推動地方創生的亮點等待發掘,此時最需要的是青年族群的創新與巧思,而政府提供的資源應是青年發展的有力後盾。凝聚永續經營、活化空間場域、深化人力資源、以及優化產業價值正是未來推動創生重要項目,透過產官學界的群策群力全面提升地方創生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