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各界爭取兩家航空公司進駐議題再度浮出檯面,但交通部長林佳龍一席長久來看兩家進駐是必要的話透露現階段要達到這個目標有點困難。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的航空運輸業都遭受前所未有的衝擊,表面上國籍航空的國內航線不受影響,但整體來看是不利營運擴張的。華信被視為最有可能進駐馬祖的航空公司,但儘管政府有政策、民意有期待,終究不敵現實,馬祖想要實現兩家進駐,恐怕非等到疫情過後才有可能。
今年民航局統計,國內大多數航線載客率在疫情下表現反而亮眼,特別是馬祖航線也因禍得福,在國旅加持下載客量甚至創歷史新高,看起來這樣的高載客量應是兩家進駐的最佳時機,但事實上並非如此。華信航空是現階段台馬第二家甚至是唯一一家的選擇,主要原因華信是華航子公司,而華航又具官股背景,就政策配合度上看來是可行,但即使有官股的背景也難敵國際航線疫情下的慘澹經營,在整體市場萎縮的情況下,即使國內線被迫轉型也需要時間。
新冠疫情對馬祖兩家進駐有直接的影響,除了業者整體營收下降外,疫情打亂華信機隊擴充的腳步,這裡面包含新機的採購、人員的培訓等,雖然該公司已釋出進駐馬祖航線的誠意,但時程勢必受疫情影響。其次是疫情讓民航局運行多年「肥肉綁瘦肉」的交通政策變調;過去政府為顧及離島偏遠地區航空交通需求,及避免惡性競爭導致營運虧損事件發生,以協調業者分配航權的方式做管理,比較賺錢的航線必須搭配營運條件差的航線,但疫情讓市場肥瘦不分,沒了肥肉自然也吞不下瘦肉。
林佳龍做為交通政策首長,看到的是短期現實的局面,所以才會說出長期來看支持兩家進駐的話,雖然有點場面話,但也不偏離事實。兩家進駐對馬祖整體發展當然是利多於弊,以觀光發展條件而言,馬祖客源不是問題,提升運能與穩定航班才是關鍵。在商言商,兩家進駐需要觀光產業支持,但短時間內要擴充機隊有實質面臨困難,我們只有期待整體環境改善條件成熟之後,兩家進駐才會實現。
現階段民眾之所以對兩家進駐高度期待與要求,重點就是旺季機位不夠,民航單位應設法在兩家進駐以及機場起降條件改善前,儘可能滿足離島居民搭機需求,如何透過旺季加班以及政策保障居民搭機便利更形重要。兩家進駐不是假議題,有機會當然要持續爭取,但站在飛安考量,急可能會出錯,主管機關務必在完成各項檢驗及測試運行後才能放行,畢竟沒有任何事比安全更重要。
社論/兩家進駐短期恐難達陣
-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