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1979」阮義忠攝影展於本月23日在桃園市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展出,吸引不少旅台鄉親與昔日駐馬老兵前往,回溫1979年那個遙遠年代的記憶。「馬祖1979」攝影展除了為馬祖人留下了過往身影,也用老照片再現了那個大時代的馬祖歷史場景。
1979年,記錄了最後的馬祖戰爭年代。在阮義忠老師的展出照片中,我們看到多張阿兵哥戍守前線,或是步行街上軍民一家的景象,在1979年後,馬祖的戰地肅殺氣息越來越少,現在馬祖脫下戰袍,改舉起了顯眼的導遊旗。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當時的大陸國防部部長徐向前發表停止砲擊聲明,歷經21年的馬祖「單打雙不打」正式劃下休止符,大陸並改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台政策,兩岸關係出現重要轉折,而我方也從最早軍事為主的「反攻大陸」方針,改為政治為軸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政策,馬祖駐軍規模逐年降低,而後經過陸精案、精實案、精進案、精粹案等歷次裁減,1979年那個馬祖數萬大軍年代,已離我們遠去。
1979年,記錄了最後的馬祖漁業年代。從阮老師的老照片中,我們看到馬祖早期的漁村景象,不論是多艘木造漁船停泊於澳口,或是村婦拿著竹製器具在岸邊作業,這樣的馬祖漁村景象現在只能追憶。1979之前在美軍的支持下,我方對中共船隻進行長達近30年的台灣海峽關閉政策,大陸籍船隻無法通過台灣海峽,大陸南北港口間的航運僅能租用外國籍船隻或是繞行太平洋,1979年由於中美關係的轉變,在缺乏美國的支持下,我方對台灣海峽的關閉封鎖政策已無力為之,1979年大陸官方批准台灣海峽首航案後,從廣州黃埔港啟航的眉山輪,先穿過金門,於5月29日下午約5時30分於越過馬祖海域,寫下大陸船隻在台灣海峽復航的歷史里程碑,之後中華民國政府公告中止「戡亂時期截斷匪區海上交通辦法」,法理上終止我方對台灣海峽的關閉政策,而後大陸船隻開始擴大作業範圍,鄉親漸漸發現大陸漁船進逼馬祖海域、台澎海域,我方退守禁限水域,其後更變成大陸漁船在馬祖海域濫捕狂炸,最後造成馬祖海洋資源枯竭、馬祖漁業凋零。1979年,那一年南北竿、東西莒還曾有漁船45艘、漁民338人組成船團,前往東引捕撈黃魚,這種大規模船團出海追黃魚的熱鬧景象,現在已經在馬祖消失。
1979年,記錄了最後的馬祖長住年代。阮義忠老師的老照片中有多張馬祖人平日生活樣貌,那些喜怒哀樂表情,在照相機被管制的年代十分稀少,1979年,是馬祖人口統計史重要的一年,因為在1979年這一年,馬祖戶籍人口首次跌破1萬人,馬祖人口在1971年達到1萬7千餘人的高峰,而後逐年降低,鄉親一波波移居台灣打拚,並在1991年跌到人口數谷底5547人,阮義忠老師照片中孩童,很多人後來人生的大部分時間,並不是在馬祖,而是在台灣度過。目前馬祖人口雖然已再次破萬,但其人口結構已經與1979年不同,馬祖新增了許多原台籍、陸籍、外籍的新馬祖人,馬祖的人口構成已越來越多元,越來越開放,已不是1979年那個年代的馬祖社群樣貌。
阮義忠老師的黑白照片述說著1979年的馬祖故事,四十多年過後,新的馬祖故事仍在四鄉五島繼續上演,我們應要做好歷史保存工作,讓下一代的馬祖人能像我們現在一樣,回眸追溯四十多年前的馬祖故事。
社論/1979年 一個馬祖歷史轉折的紀錄
-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