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新春假期仍不能忽視危機預防

  • 2021-02-05
 近年來馬祖的天空和海路很熱鬧,各式各樣的旅遊賣點將觀光客一波又一波的帶來北疆島嶼,創造出旅遊空前的熱絡,把我們的知名度推向全球。凡事均為一體兩面,在人潮中嗅到錢潮味道,但卻也隱含高風險的危機,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的籠罩下,稍有個不慎,將都很容易釀成無法回復的災害。
 意外事件多半發生於對環境管理的不善,加上缺乏危機處理能力,極可能使原先的小缺失釀成災禍。縱令政府有進行觀光安全宣導,仍然有旅客挑戰紅線,忽視勸阻的為所欲為,像是騎乘機車未戴安全帽、飆車馳騁在小街巷弄、攀爬岩石海釣、於非安全範圍戲水、任意摘採花木果實、過量飲酒貪杯等等,肇致許多的憾事發生;即便遊客們是在安全規範下遊憩,仍難免意外事件的發生,在旅程添上一記黑白陰影。無論再怎麼的防範,都無法確保防止意外的產生,且人潮的擁擠更易讓危險指數攀升;但至少公部門要隨時有危機防範的警覺意識,具有對環境變化的察覺敏感度,並知曉如何預防與因應,方能初步把傷害控管與緩解問題的擴散。
 危機問題的發生,最怕的就是慌亂與緊張,毫無頭緒的不知該如何處理面對,用緊張、哭泣與謾罵來相應,但這無補於事。我們一再呼籲,公部門是島上危機發生時最大的總指揮,各機關單位必須在成平時期積極研訂各式各樣相關的標準作業程序(SOP,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好讓問題發生時有所遵循處理。更具體的講,「標準作業程序」就是一套制度準則,任何人只要看到該流程規範就能立即了解當下環節需進行的作業內容,能夠快速的進入狀況處理問題,知道該做哪些事情(Do right things)、怎樣才能把事情做對(Do things right)。隨著馬祖觀光的起飛,所遇到的問題種類層出不窮,像是醫療後送、意外溺水、海空交通大亂、旅遊糾紛、火災意外等等,須從每一次的經驗教訓中建立一套作業程序,不再讓歷史重演;畢竟遊客只要受到一次的心裡不舒服,感受不到誠意與關心,很難再有第二次回訪的意願。
 危機意識與標準作業程序絕不能只是紙上談兵,必須力行於平時的演練,澈底融入生活的一環。台北市長柯文哲一再強調SOP的建立與執行並非沒有其道理,雖然有論者不以為意,認為僅是官樣文章,但當問題發生,缺乏可資憑藉的依據來處理時,反而才是造成更多災難的伊始。
 平凡人在人潮中嗅到商機,智慧的人在人潮中看到轉機,遠見人在人潮中察覺危機。春節假期將至,我們期許馬祖上下共同來當個有遠慮思維的子民,能攜手養塑彼此共同憂患意識,並建立起一套作業流程,不讓意外把我們辛苦建立起來的成果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