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善用馬祖文化魅力充實旅遊內涵

  • 2021-02-23
 去年台灣出國旅遊人數因疫情而銳減,承辦跨境遊的旅行社陸續減員、放無薪假。對比跨國遊的蕭條,去年暑假澎湖、金門和馬祖離島卻是大爆發,旅店民宿滿房,生意比大都市星級飯店還好。根據趨勢專家觀察,未來短距離觀光旅遊變成長期趨勢,跨國長途旅行會大幅減少,馬祖如何因應旅遊趨勢變化,並提升國旅品質,有必要未雨綢繆,提前部署。
 多年來,各地在發展旅遊時,一直在為「如何留住遊客」而思索。顯然,單一的觀光活動對於挖掘遊客的消費潛力是有限的,而深度旅遊為吸引多元客源、中高端客源營造了空間,從基本的交通、食宿、觀光等旅遊消費領域,拓展到購物、休閒娛樂等,其提升旅遊效益的意義不言而喻。
 深度旅遊不是走馬看花,也不是留影到此一遊。當然,深度旅遊不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是指遊覽者在做了大量的調查後,透過旅遊去觸碰文化、感悟歷史、探尋神秘、增長閱歷、調養性情、提升境界,有機會自覺、自主地與當地社會和民眾進行接觸和交流。旅遊者可以細細品味旅遊地的歷史及風情,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涉獵當地的風土人情與日常生活,體驗到當地的人文特色、生活習俗。旅遊者在深度旅遊中,不僅能放鬆心情,還有新的觀察、新的體驗。
 旅遊地要充分利用文化內涵,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旅遊經濟優勢。文化上的差異對旅遊者最具有吸引力。深度旅遊是在文化層面上的旅遊,它依靠文化,反過來對文化又是一種開掘、展示和弘揚。在旅遊過程中讓客人能夠充分體驗到當地文化的差異性,這是在旅遊發展中必須注重的問題,讓他們能充分感受到不同文化的人文關懷、豐富內容和深刻內涵,這就要求在各個方面多做文章,而不僅僅是在景區開發上做文章。
 深度旅遊是一種知性的、以價值為取向的、能帶給遊客真正振奮體驗的旅遊,它與觀光旅遊的區別在於能夠為遊客提供高品質的旅遊服務和較強的在地參與性。客人在旅遊過程中有相應的參與度,甚至有極大的參與度,這才能達到一個深度體驗,使旅遊者儘可能體驗到具有當地特色的人文與自然,感受由此帶來的快樂。因此,為遊客提供的服務要更富有個性化,更加注重旅遊者的內心體驗和心靈的滿足。
 馬祖,以往的戰地,如今成了遊客們「卡蹓」、體驗不同文化景觀與打卡的熱門景點。文化內涵是觀光之本,我們應認知歷史文化才是觀光續航力,應務本充實文史內涵,有了文化魅力,何愁短程旅遊沒有回頭客;馬祖要用文化充實旅行、人生底蘊,用風景累積明天的視野,努力做到讓「到馬祖觀光」有不一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