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難事件源自三通政策半推半就 鄉親用生命換取生計太

  • 2001-12-17
【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日前北竿地區又傳出貨船海
難意外,這是近年來第三起的海難事件,儘管每次的事
故與海象有直接的關係,但追根究底是兩岸小三通政策
半推半就,地區漁民海上交易鋌而走險,政策性的模糊
對私下的交易固然有幫助,但生命與生計孰重孰輕,大
家應該很清楚。

馬祖地區因為漁源毗lash;竭,連lash;多漁民將漁船改裝成貨船
,載運加工半成品赴大陸地區,儘管表面上這種方式不
盡合法,但事實上,這種運輸行業已經為漁民再創生機
,帶來希望,現在靠這個行業吃飯的人口比起真正打漁
的人要多得多。而政府在今年元旦起試辦小三通,其中
有一項重要的意義是「除罪化」,但至今政府尚未開放
貨物中轉,而大陸方面更視此種作法為走私行為,因此
,小額貨物中轉的業務仍在夾縫中求生存。

也正因為兩岸目前對小額貨物中轉採保留態度,開放
的腳步有限,現在的作業都是在模糊地帶求生存,時常
必須利用夜間出海,靠夜色掩護進行交易,行船走馬本
有三分險,夜裡行船的風險更高,從最近幾次的海難事
件分析,幾乎都是在夜裡發生。

去年的「順利號」在七星礁附近觸礁進水,今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