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東莒記者林冰芳報導】別讓水母的「親吻」傷害小寶貝的皮膚,享受沁涼海水前,還是先了解螫咬後如何緊急處裡比較重要。
夏日炎炎,游泳成了所有孩子們最喜愛的消暑方式,偏偏水中的水母就會趁此時來擾亂閒情,水母利用原本用來捕捉或麻痹獵物的刺細胞來刺傷皮膚,一次次的螫咬會讓皮膚疼痛、紅腫、出現水泡,嚴重者還會呼吸困難、劇痛。
在海邊不小心被水母螫傷了就是直接拿信用卡或電話卡,把附著在人體皮膚表面上的水母刺細胞腺體輕輕刮除,刮除前、後都不需要沖水或塗敷任何藥劑,就算要沖水,也要用當地海域的海水,否則會因滲透壓的不同,反而導致病情加劇。另外,以氨水(加水一比五十比例稀釋),或醋及尿液也可以,沾上濕紙巾或面紙輕輕貼在患部可緩解疼痛。做完以上處理後,疼痛感若還是未減輕,就必須立即就醫。
享受海水消暑 下水前先學水母螫咬緊急處理 以備不時之需
- 2007-07-03
看似美麗的水母會造成嚴重的皮膚炎甚至留下疤痕。(圖/文:林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