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劇根據在福州地區廣為流傳的同名民間故事創作。
馬鐸原名馬樂,福建長樂人,他出身貧寒,自幼刻苦學習。明洪武十七年馬樂到省城考舉人,因主考官徇私舞弊而落第,馬樂不服上訴,得罪了內閣大學士白雲慶。以後在白雲慶見『馬』就刷的指令下,馬樂在省城二十七年邊疆九科被刷,他窮困潦倒,於家鄉飛雁山下教書為生。然而,馬樂雖歷經挫折,卻不屈不撓,立志有朝一日如春雁展翅,為民造福,為家鄉增輝。
永樂十年,馬樂在家鄉親友的幫助鼓勵下,以智慧和才華衝過白雲慶所設關卡,皇帝欽點馬樂為頭名狀元,賜他改名馬鐸,並賜他『聖朝禮樂同三代,翰苑文章第一家』牌匾。白雲慶見馬鐸受寵得志,心更忌恨,又利用馬鐸家鄉飛雁山風水大作文章,並趁皇帝生病之機,提議讓馬鐸代主效天,企圖讓馬鐸違犯禮法謹嚴的先祖規制,置他於死地。馬鐸再次以膽略和智慧戰勝了白雲慶,留下了『一日君』的千古佳話。
此劇抒寫了濃濃鄉情,眷眷相思,讚美了愛民愛鄉的美好情懷,謳歌了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2008馬祖文化節
閩劇介紹/馬鐸一日君劇情簡介
- 2008-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