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建新島際交通船公聽說明會抵東引

  • 2009-08-30
 「購建新島際交通船之研究規劃及初步設計」公聽說明會,東引鄉民眾發言踴躍。(圖/文:陳其敏)

 「購建新島際交通船之研究規劃及初步設計」公聽說明會,東引鄉民眾發言踴躍。(圖/文:陳其敏)

 【本報訊】連江縣政府交通局、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前天晚間在東引鄉辦理「購建新島際交通船之研究規劃及初步設計」公聽說明會。會中包括民意代表在內的發言者一致認為新島際交通船如果還是朝著以200噸(約等同現在的順風號大小)為目標的規劃,則無法改善東引—南竿間的島際交通問題。在公聽會中,東引民意的集體反映是「新臺馬輪」的規劃設計及「東馬東臺」、「馬東馬臺」航線的實施,才是改善東引對外交通的最好方案。
 交通局指出,東引鄉親對「新臺馬輪」初步規劃設計的關心,遠超過其它各鄉,預定在九月底或十月初到東引辦理公聽說明會,再進一步了解蒐集相關意見與建議。
 議員張永江、鄉長馮印樂、鄉代主席林德建、代表劉家發等在內的40餘名與會者,咸認為符合東引需求的新島際交通船,其目標必須有臥床、船型大小必須超過馬祖現有的島際交通船。甚至有民眾直言,未來新船還是不能大幅改善離島交通的預期下,建議積極開放航線給民營公司經營,讓東引的對外交通改善聚焦在新臺馬輪的購建及臺馬輪航線的規劃上。
 根據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的初步評合,提出了200噸、500噸(以下)的二種發展方向。船舶愈大,航行穩定度愈好,但是在營運成本上亦提高甚多。新船的初步規劃從材質、船型、運量供需、營運成本、船速及載車可行性等方面進行評估。
 東引與南(北)竿之間的海上交通,航行時間約需2個小時,民眾對新船的平穩、舒適要求度亦相對地提高。長期累積有顛簸之苦搭船經驗的情況下,普遍認為依賴5000噸級的臺馬輪來連結東引對外的交通,才是最好的選擇,以及促進地方的觀光、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