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光鄉浮動碼頭可行性研究說明會 猛澳港需先改善港區靜穩度,才有可能設置

  • 2010-09-30
 莒光鄉東莒猛澳碼頭區浮動碼頭工程可行性研究說明會東莒舉行。(圖/文:林冰芳)

 莒光鄉東莒猛澳碼頭區浮動碼頭工程可行性研究說明會東莒舉行。(圖/文:林冰芳)

 【記者林冰芳/東莒報導】莒光鄉西莒青帆及東莒猛澳浮動碼頭工程可行性研究說明會昨日上午於東、西莒舉行,世曦工程顧問公司依照交通船型探討、港池靜穩分析、浮動碼頭形式及適用性等一一簡報,初步結論,猛澳港依現有碼頭之南北側均不適合浮動碼頭設置,必須先改善浮動碼頭區靜穩度後,才有可能設置浮動碼頭。
 馬祖港埠整體規劃及未來(101-105年)發展計畫西莒青帆及東莒猛澳浮動碼頭說明會於東、西莒分別舉行;世曦工程顧問公司說明,東莒猛澳碼頭依照98-100年整體規劃中,將增設北側貨運碼頭區,依計畫船型(1000DWT,L=67m,B=10.8m),內航道寬度至少需63m,原規劃僅20m,港內水域較小,不符合規範要求。若要增加遊客上下岸便利性及減少候潮進港時間,可以在現有碼頭區南側增設浮動碼頭,此一考量卻因現有防波堤南北側區域的波高均大於2.0m(浮動碼頭結構安全標準:波高2.0m以下),故需另覓解決方案。
 初步結論,計畫船型:該計畫區交通船型維持現況採用100GT,仍符合民國110年交通量需求。原規劃配置:原有規劃方案開口及港內迴船水域太小,不適合計畫船型1000DWT貨輪及100GT客輪停靠。港池靜穩度:現況僅冬、夏均能符合小型船舶停靠碼頭之0.4m波高標準;50年颱風波浪則現有碼頭南北側均不適合浮動碼頭設置,需先改善靜穩度後,才有可能設置浮動碼頭。
 由於原規劃不符合計畫船型需求,後續將研擬適合方案以解決港池靜穩問題,同時將調整浮動碼頭配置,以符合結構安全及遊客上下船問題。夏季時,現有北側碼頭區波高較大,雖可供船舶停靠,後續將研擬改善方案,以增加北側碼頭靜穩度。
 港務處處長林長青表示,南竿福澳港將在今年底完成馬祖第一座浮動碼頭,北竿浮動碼頭經費七千萬元也已經到位,對於東莒猛澳港今後的規劃方向,他特別請顧問團隊多加著墨、用心,務必要排除萬難,以浮動碼頭作為引導,逐步再將猛澳港改善為完好的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