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備受矚目的作品之一-位於南竿介壽澳口的《漁夢》,宛如一座漂浮在海上的漁村移動城堡,當海風吹拂,木質槳臂緩緩起伏,如同呢喃一般,輕聲訴說著漁民與海洋共生的節奏與勞動記憶。
這件夢幻又富詩意的動力裝置,出自馬來西亞籍、現定居台灣的藝術家朱威龍(Wai-Loong Chee)之手。他擅長將繪畫、機械動力與地籍語彙融合於作品之中,以動態語言捕捉人與環境的呼吸,也在那流動的節奏裡,打造屬於自己的夢幻「烏托邦」。
會移動的夢幻城堡
朱威龍笑起來溫暖謙遜,談吐和緩卻思緒清晰,帶著輕軟的馬來西亞口音,侃侃而談間流露著一種不張揚的堅定。談起創作,眼裡閃著光,整個人彷彿被熱忱點亮。
「我一直想做一座會移動的城堡,」他說,「同時又希望能呼應這次藝術島的主題『拍楸』。」對他而言,會動的藝術裝置,比靜態更特別,也更貼近夢幻。
自許「專業的門外漢」
在《漁夢》的製作過程中,他僅用一顆馬達帶動超過20個連動零件,槳臂的另一端綁上石頭,利用地心引力與馬達動力,牽動結構上下擺動,但他卻說,「這其實是門外漢才想得出的設計。」
出身藝術背景的朱威龍,所有機械動能和木工技術全靠自學。他笑說:「我都是看Google、Pinterest學的,因為從小就對機械這類會動的東西很好奇,總想去實踐。沒有老師教,就自己慢慢摸索、慢慢試錯。」
他形容自己是個「專業的門外漢」-不是機械科班出身,卻敢亂想、敢實驗。「專業的人會怕不穩定,所以不會拿石頭做為動力源,也不會拿彎來彎去的木頭跟機械結合。」他笑著說:「正是因為我不夠專業,所以才能夠做出這樣的作品」。
搭建期間,他幾乎日夜不休,一個人一支一支將木條搭建起來,曬得「像難民一樣」,甚至不敢大方拍照;作品完成後,他仍平均每兩週定期維修。「雖然辛苦,但很好玩。每次遇到問題就想辦法解決,在創作過程中,我的作品會帶給我很多新的點子。」
朱威龍說,介壽澳口的展覽場域是獨一無二的,因為防波堤延伸至海中央,正好可以創造出漂浮在海上的氣勢;且防波堤的那片牆彷彿是上天為他準備的,當陽光透過作品反射到牆面上,光影宛如飛鳥盤旋,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他說,當初看到澳口這片絕佳的展覽場域,就決定奮不顧身去完成那個氛圍、去實現他心中的烏托邦。「因為對我來說,那份記憶和自我實現比金錢更重要,錢可以再賺,但機會錯過就沒了。」
藝術是夢幻的烏托邦
談起為何想創作烏托邦,他徐徐道來:「其實我的原生家庭不太幸福,也經歷過很多挫折,對我來說,藝術就是我生活中的避風港和烏托邦。」當他不斷將腦海裡天馬行空的想像化為現實,彷彿為自己打造出一個個充滿成就與能量的世界,在其中滋養著自己。「所以我盡量讓我的作品很有張力、夢幻、沉浸式,才能達到我心目中想要的烏托邦。」
他不追求高深的概念,而是希望藝術「雅俗共賞」-既有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的概念,也能讓一般人感動。他說,「我堅信藝術是要奉獻社會的,要讓更多人受益,讓更多人因為作品而感到開心、難忘,甚至學到一些東西。對我來說,這就足夠了。」
在錯誤中長出力量
朱威龍幾乎每次創作都在挑戰未知。他曾因為對材料不熟悉,用寶特瓶製作作品,結果被太陽曬得脆裂;也曾用鋁片裝置卻被強風吹出破洞。「整個過程都在修修補補、撿垃圾,這些都是用血汗換來的經驗。」
這次《漁夢》也不例外。即便事前已做足功課,仔細考量颱風、東北季風的安全防護等細節,甚至為了讓觀眾更安全、夜間燈光更詩意,特意磨鈍每根鐵釘、不惜從遠處拉電線;然而,他仍面臨許多新挑戰,例如展期間有人爬進作品拉斷電線、東北季風過強導致木槳無法順利下沉,但他都一一克服。
他說,在一步步試錯的過程中,他的雙手也越來越能跟上他腦中的天馬行空。而《漁夢》在經歷樺加沙強颱的侵襲後依然屹立不倒,也印證了他的功力已臻成熟。
馬祖的真誠與人情味
因為參與藝術島的創作,朱威龍第一次來到馬祖。他笑說,原以為離島沒什麼特別、可能有點悶,沒想到創作的這幾個月,卻讓他徹底改觀。「來到馬祖有種很放鬆的感覺,這裡就像一個大家庭,大家都很幫忙、很照顧我,特別感謝牛角村長提供住宿、白馬尊王廟借倉庫、梅玉姐常常煮東西叫我去吃,和台北那種比較疏離的氛圍很不一樣。」
他說,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最怕的不是沒錢、沒體力,而是缺乏能量。雖然遇到挫折會消耗能量,但因為有當地人的照顧,讓他能保持創作的動力。雖然肉體累,精神卻一點也不辛苦,反而感到蠻幸福。
《漁夢》不僅吸引許多遊客特地前來欣賞,也獲得居民好評,甚至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有許多人散步一定要到作品繞一圈再回去;創作期間,他也和澳口的釣客們建立了深厚友誼,甚至一起談天小酌,釣客有時還會熱心提醒他作品哪裡需要維修,這些互動與認同讓他感到既開心又欣慰。
他甚至還開玩笑分享自己這幾個月來的小觀察:「如果有人一來就說『哇好美喔!』那一定是遊客;如果第一句話是『你這個一定會倒!』那一定是本地人!」他笑說,當地人很真誠,總是下意識為他的作品著想。
烏托邦的延續
《漁夢》預計在介壽澳口展出至明年3月。朱威龍表示,未來若有機會,他希望能繼續到馬祖創作。由於對當地的風土、氣候與運輸管道已有相當了解,他期許下一次能更快上手,並勇於挑戰更宏大、更夢幻的作品。
2025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漁夢》作品資訊:
地點:連江縣南竿鄉介壽澳口
展期:114年9月至115年3月
藝術家:朱威龍(Wai-Loong Chee),馬來西亞出生,現居台灣。擅長結合繪畫、機械與裝置藝術,作品橫跨3D壁畫與動力藝術,風格夢幻、充滿生命力。
《漁夢》朱威龍打造海上城堡 驚豔藝術島/文:王致潔
- 2025-11-11
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作品《漁夢》、其創作者朱威龍與澳口的釣客,彷彿已成為馬祖日常風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圖/文:王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