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的幕布緩緩垂下,一顆顆鑲嵌在城市中的路燈紛紛亮起,車流化作流星在高樓間奔馳,行人步履匆匆在小巷中穿梭,不眠的居酒屋、轉角的販賣機,這是令人沉醉的日本街景。兩年前曾到訪日本,源自對日本動漫的喜愛,今年夏天又一次來到「秩序」的國度,體驗異國風俗民情。
「各位旅客,您好!我們已抵達名古屋中部國際空港……。」隨著機上廣播響起,開始踏上旅途。
紅、橙、黃、綠、藍、靛、紫七彩的水母如同舞者,在水中翩翩起舞,透明的身體成為畫筆,跟著燈光構成一幅舞動的作品。聰明靈活的海豚、虎鯨游刃有餘的接連做出高難度的動作,贏得全場歡呼!這是旅行的起點││名古屋港水族館:有五百種以上的海洋生物與許多華麗表演。水族館一向是我最愛的行程,這兒能窺探平時很難接觸到的水生物,感受海洋的奧秘,親近大海。印象最深刻的表演節目是沙丁魚風暴,飼養員投下飼料,銀白色的沙丁魚群便整齊劃一的朝飼料的方向前進,在黑暗中打上各色燈光,有如色澤多變的綢緞,細膩且流光溢彩,妙不可言。
旅行的第二站來到充滿童話王國色彩的樂高樂園,從地鐵站出來,走過空中步道,穿越樂高積木飯店,映入眼簾的是樂園大門和一隻高二~三公尺的積木龍,巨龍盤踞在入口,像一位威風凜凜的守護神,震懾人心。一踏入樂園,我似乎成為路易斯·卡羅筆下的愛麗絲,跌進一個鮮活的夢境中,這一天我不是過客,而是樂高王國的居民,心跳是積木的碰撞,身體換上全新的零件,在邏輯與想像共舞的國度,找到童年幻想中的世界。暮色如紗,夢境似潮水般退去,意識逐漸朦朧,依稀記得那是一個甜美的夢。
說到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聖山非富士山莫屬,第三站前往富士山世界文化遺產中心,博物館的外觀特別設計成倒置的富士山,倒映在前方的水鏡上,就像是一個巨型沙漏。走進室內,沿著螺旋坡道緩緩向上,正是模擬爬富士山的情景,身旁的牆面投影著四季更迭的山景,以及富士山的歷史,更能讓人瞭解這座聖山。富士山現在是一座休火山,但古人卻見證過祂的爆發,火山怒吼、岩漿奔流,對古人來說便是山神震怒,出於對山神的恐懼與敬畏,建造了淺間大社,希望祂能息怒,這份恐懼也逐漸變成了虔誠的信仰。
富士山原名「不死山」,源自《竹取物語》中輝夜姬求取不死靈藥的傳說;祂亦是「火之山」令人敬畏。而富士山之所以不朽,不在於祂的高度,在於人們的信仰。信仰,是人們透過神明這面鏡子,映照自身的渺小,從而學會與大自然和平共存。
耳畔響起嘈雜的聲音,跟隨排山倒海的人潮來到淺草寺祈福,投入硬幣,拍手兩下合掌祈福,再走上行人空橋,穿越隅田川抵達晴空塔,電梯上升至四百五十公尺的高空,從高處往下眺望,整個東京都映入眼簾,伴隨夕陽遠處的富士山帶著些許模糊,迫不及待想藏進黑夜中。
天空幕布已然完全落下,天上的星星對應著繁華的都市,燦若繁星且燈火通明,點點星光漫步夜空模糊了天的邊界,美不勝收。
這趟旅程如同一幅絢爛的浮世繪卷軸,於眼前悠悠卷起,我是那畫中偶然駐足的過客,嘗過人間煙火的暖意,望見光陰鋪展的美景;這趟旅程亦如一場流動的饗宴,我是那沉醉卻終要離席的浮世過客。我們都是時間的旅人,於浮世短暫交會,旅途最美的意義便是將這份機緣同萬千風景烙印心底,將邂逅化作永恆,屆時我們不在只是旅人,而是將世間溫柔典藏於心的收藏家。
浮世過客/文:介壽國中小 陳芊凝
- 2025-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