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學以儲寶/文:馬祖高中 周冠儀

  • 2025-10-27

 倘若人生是一條大道,學問在左,才華在右,遊走於生命的旅途中,我們種下一粒粒才學的種子,使之花香瀰漫,使其枝芽茂盛,伴隨我們經過每一次春暖花開,每一次秋高氣爽,我們人生的學習經驗終將綠意盎然,成為生命旅途中的綠蔭大道,伴我們終老。

 自幼,我們持之以恆的學習,學算術、學古文、學思維,回首學習的長河之中,常有人提起所學知識的無用,知識無法教會我們功成名就亦無能富貴一生,然知識的可貴之處就在於此,如同一塊被覆蓋的美玉,我們加以琢磨,只為不甘與瓦礫為伍,我們堅持以恆地為其塑形,只盼它的晶瑩剔透。學習亦是如此,從獲得知識的途中學習經驗與技巧,並避免走上前人的絕路,再將所學引用至生活之中。

 若我們未曾習得古文,如今該以何種心態面對人生百態,感嘆自己仕途不順,我們無能以人道洛陽花似錦,偏我來時不逢春來形容自己的失意,更無以學習蘇軾的大江東去,可憐自己不被重用時亦無能談辛棄疾的可憐白髮生;笑曰自己淡泊世間紅塵時不能言笑看人間沉浮事,閒坐搖扇一壺茶,亦不能學習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倘若我們不曾閱覽古人佳作,談離別,不能言長亭古道,談童年,不能語青梅竹馬。而如今我們從中學習,談志向論及韓信的堅持與努力,談忠誠不落周公的偉大與才能,說起夥伴亦能提起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我們研讀前人之智並加以累積,書到用時方能信手拈來,正因為我們學習古人的智慧才能在失意時如蘇軾自洽,亦能在絕境中如李白豁達,談起我的讀書經驗亦不可少言古人的心路歷程,正因我們提取前人的各式經驗,我們得以自檢而自修後自愛。

 拉起時光的帷幕,推開記憶的閥門,盛夏依舊蟬鳴聒噪,寒冬仍然白雪漫天,記憶如煙裊裊升起,霧中若影若現的是我的從前。幼時因應父母的期待而走向以翩若驚鴻之姿引人注目的舞台,曾期望以婀娜多姿之態勾勒出未來的夢想藍圖,卻毀於一瞬。我也曾如屈原一般惆悵,然想起張愛玲的天才夢,卻又恍然大悟,「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爬滿了蝨子」,如同我們的人生,即使表面精彩又向陽而生,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苦處。往事暗沉不可追,來日之路並將光明燦爛,縱然他人閱人無數,卻在無旁人恰似我,我無能為自己在台上爭光,何不妨學習蘇軾的豁達,不去想其不堪,而去行其開朗。想起古人曾云:「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縱然人生路漫漫,又何必執著於此,人先開朗而後心自豪放,亦如同我從蘇軾所學一般。

 許多時候我執著於夢想,以為遠方才有風景,然到山窮水盡之時卻又埋怨命不由我,大多時候,我頑固未來的美好,卻不曾回首去望古人的經歷,其實先人早已藉由自身教導我們,那些終其一生也未必明白的道理,連橫花費數十年寫出台灣通史序,告訴我們有志者事竟成,張李德和寫畫菊自序,告知我們工書工畫各有所長,切勿妄自菲薄,而我們皆從中吸取教訓。

 學問在左,才華在右,漫步於人生的道路上,我們不只四處散播種子,亦獲得前人之才,我們在生命的旅途上使不論技術、才學等經驗之花香氣四溢,抬頭卻見前人智慧生意盎然,生命的旅行正是如此,我們將自己的歷程發揚光大,亦累積先人之苦,學成前人之慧,將其融入生命中,正所謂積學以儲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