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致潔報導】馬青協會舉辦的第二屆「2025馬祖語國家語言生活節」,將於10月18、19日(六、日)在南竿馬祖村的新街熱鬧登場!透過封街,將有熱鬧的市集、表演與講座,讓馬祖語重新走進人們生活。
在四鄉五島之間,馬祖語曾是馬祖人的日常交流語言。然而,隨著時代轉變,這個語言淡出我們的生活。馬青協會希望透過系列活動和講座,讓仍承載著我們馬祖人深厚記憶與文化的語言走進人們生活,喚起更多共鳴與認同,特別是年輕人的參與。
活動以「遶境」為靈感,副標是「恰得得起得得」,以傳統鼓板的鼓聲與歌聲意象,凸顯把馬祖語傳唱到島嶼各角落。此外,馬青協會將遶境意象延伸至臺灣社會的國家語言,如同各個守護一方的神明,包含馬祖語在內的台語、客語、原住民族語,共同交織出臺灣的日常記憶與情感。當我們在說母語,我們就在遶境;一場文化的遶境,以聲音展現情感和歸屬感。
本屆活動內容多元:
-市集與表演:時間為10月18、19日的下午2時至5時。市集結合馬港商圈歷史,透過闖關互動讓參與者在遊戲中體驗、學習馬祖語;表演則邀請到台語(王彙筑)、客語(江晟榮、春麵樂隊)、馬祖語(建華+翠雲、靜芳)與原住民族語(舞炯恩)創作者同台演出,並重新編曲馬祖童謠,讓觀眾感受不同語言在音樂創作上的細膩差異。
-講座:邀請原住民、台語與馬祖語講師,分享如何重新理解、學習並將母語融入日常生活:
10月18日(六)上午9:30至10:30於馬港圖書館一樓舉行的講座「時代在走,族語海是要有吧!」將邀請排魯混血青年kuliw taljialan(葉王靖)現身分享,帶領聽眾思考母語在現代社會的價值與力量。他自18歲起學習族語,並於27歲取得族語高級認證,kuliw將透過個人故事談語言如何從陌生走進生活,成為與自我、文化、族群連結的重要橋梁。講座不僅關注語言學習,更強調母語所承載的身分認同與文化記憶,邀請民眾一同重新認識語言的深層意義。(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4LfTGPx53XsPLS3H7)
10月19日(日)上午在馬港圖書館一樓舉辦兩場母語主題講座,邀請「台語路親子樂團」與在地親子共度一段音樂與語言交織的早晨。上午9:30至10:30的「唱跳語言派對(親子場)」以活潑音樂與簡單律動,引導孩子們在遊戲中自然學習台語,體會母語的親切與趣味(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oPw-pyue89BXJPbeZA);11:00至12:00的「當母語走進生活」講座,則由樂團團長楊晉淵分享如何透過創作與生活實踐,讓母語成為家庭日常,啟發觀眾思考語言保存的可能(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QKcQ9Jn5xpS8ChTVA)。活動期盼喚起大家對在地語言的關注,讓馬祖話未來也能自然融入每個家庭的生活中。
馬青協會指出,在快速變動的時代,母語傳承需要更多創新形式,才能貼近年輕世代。「我們號召青年參與文化傳承,這不只是一場活動,而是希冀一場記憶的文化遶境。」
馬祖語國家語言生活節18、19日馬港新街熱鬧登場
- 2025-10-11
2025馬祖語國家語言生活節將於10月18、19日在馬港新街登場;現場將精彩呈現多元市集、表演與講座。(圖:馬祖青年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