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左流右新齊接種 守護健康不容拖延

  • 2025-10-05

 十月到來,氣候轉涼,呼吸道病毒活動隨之升溫。疾管署提醒,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已於10月1日同步開打,呼籲符合資格的民眾盡早接種,以「左流右新」的方式,一次提升雙重防護力,保護自己,也守護家人。

 根據疫情監測,第39週全國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高達12萬9千餘人,較前一週上升超過一成,顯示台灣已進入流行期。實驗室檢測也發現,目前社區主要流行的病毒為流感,以A型H3N2為主。若此時忽視防護,恐怕會對家庭與社區造成感染風險,特別是長者與幼兒,更容易出現重症。

 政府今年準備了648萬劑公費流感疫苗與299萬劑新冠疫苗,並在10月特別放寬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條件,讓醫師能即時開立藥劑,爭取治療黃金時間,減少重症與併發症風險。這些措施顯示,公衛單位已為秋冬疫情做好防線,但能否發揮最大效益,仍取決於民眾是否願意積極接種。

 本年度疫苗接種分兩階段:第一階段自10月1日起,優先提供65歲以上長者、55歲以上原住民、學齡前幼兒、孕婦、高風險慢性病人、嬰兒父母及醫事、長照、托育人員等群體;第二階段自11月1日起,進一步開放50歲以上成年人接種。這樣的安排,凸顯出「先守護最需要的人,再擴大社區保護」的施打策略。

 醫界普遍認為,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工具,能夠大幅降低重症與死亡率。對長者、幼兒和慢性病患者而言,疫苗更是必要的生命保險。然而,疫苗的價值不僅在於個人,而在於社區。每一位完成接種的民眾,都是社區免疫的一環。當更多人施打,傳播鏈才會被切斷,醫療體系才不至於因疫情高峰而壓力過大。

 「健康千萬別拖,乖乖配合醫師最重要。」這句話提醒我們,疫苗是「三金」-金好康、金方便、金安全。對個人來說,疫苗是最划算的健康投資;對社區來說,則是一份責任與承諾。尤其在地方上,長者多、鄰里間互動緊密,一人感染往往牽動整個家庭甚至整條街。此刻更需要鄉親們的互相關心:子女要提醒父母長輩及時接種,鄰里要彼此叮嚀,不要讓粗心大意成為防疫破口。

 流感與新冠正雙雙威脅社會,對弱勢族群更是嚴峻挑戰。地方政府與醫療單位已備妥資源,接下來就需要全民行動。每一劑疫苗、每一次主動提醒,都是守護家園關鍵力量。

 我們再次呼籲:符合資格的民眾,請立即完成流感與新冠疫苗的接種。左手流感、右手新冠,雙重保護,安心度過秋冬。唯有全民共同參與,彼此照顧與提醒,才能築起最堅固的防護牆,讓我們的社區平安過冬,讓家家戶戶都能「健康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