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鍋百味 豐儉由人/來連江 吃海鮮鍋邊

  • 2025-09-16
米漿下鍋,鍋邊糊了。

米漿下鍋,鍋邊糊了。

連江鍋邊選用新鮮海鮮為原料。

連江鍋邊選用新鮮海鮮為原料。

 【福州晚報訊】「米漿快散成薄片,蝦油一澆,鮮到破防———福州人的清晨,靠這碗「溫柔殺」 醒神……」近日,連江籍世界武術冠軍陳慧穎,在中國教育電視台《冠軍來了》節目中,推介家鄉美食———鍋邊。

 說到福州鍋邊之『鮮』,尤以連江海鮮鍋邊而聞名遐邇。從『鮮』上央視節目,到入選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再到香飄海內外,這碗浮動著山海風味的連江鍋邊,以漁家的鐵鍋為硯、浪花作墨,將耕海牧漁的千年智慧熬成濃白湯底,每一勺都舀起『以鮮作箋、食不厭精』的匠心和初心。

連江古早味「鮮」上央視

 連江人的早晨,是從一碗鍋邊開始。 「jiaxiemei?」(福州話:吃早餐了嗎?),是連江人清晨見面常用的招呼語。

 在連江的『早餐江湖』中,有蘊藏山海滋味的魚丸、肉燕,也有層次豐富的炒粉、煮粉幹,還有拌麵、扁肉、煎包……但若論連江早餐界『頭牌』,則非鍋邊莫屬。一碗鍋邊搭配上油條、三角糕等『黃金搭檔』,便是獨屬於連江的『古味』。

 關於連江鍋邊,美食評論家邢娜在《連江:被名字「耽擱」的海鮮天堂中》一文中這樣寫道:「我第一次去,直接點了個「頂級版」,15塊錢滿滿一碗,裡面有新鮮的海蝦、魷魚,還有各種我喜歡的小海鮮,再配上一根油條,讓我整個人都愉悅了起來。

 連江人的夜晚,也是一碗鍋邊結束。每當夜幕降臨,連江華光西路的客來香海鮮鍋邊店,便熱鬧起來。

 這家上過央視財經頻道、只做夜場的鍋邊店,宛若連江縣城的『深夜食堂』,吸引了一批批饕餮客以及追鮮者。

 與清淡的早餐鍋邊不同,這家夜場鍋邊店可以根據食客各自口味,自由搭配花蛤、海蟶、海鮮、鮮蝦、魷魚等數十種配料……價格25元起,一鍋百味,豐儉由人。

 它是如何「鮮」上央視?客來香海鮮鍋邊店老闆娘餘炎玉透露:對於「鮮」味的13年堅守。

 『我們堅持每天從連江本地市場採購新鮮海鮮,不新鮮就倒掉。』餘炎玉坦言,『我自己也愛吃鍋邊,如果不新鮮,就不會端給客人。』

 「海鮮鍋邊不用多餘的調味料,僅靠少許鹽和食物本身的鮮味,就能讓湯底有滋有味。」餘炎玉表示,這是她向婆婆學來的傳統做法,清湯不僅能凸顯海鮮的原汁原味,還讓食客吃完後不會感到口乾。

 一口暖湯入喉,海鮮的鮮美四溢開來。用一個詞來形容這碗海鮮鍋邊的話,那就是「剛剛好」:剛剛好的口感,鮮美卻不油膩;剛剛好的食材,讓海鮮的香味與米香相得益彰。

 「朋友向我推薦了這家店,現場品嚐了下,的確很好吃。」專程從閩侯開車前來的一名食客告訴記者。

 源自於對傳統的堅守和對食材的挑剔,這家店鋪從最初的7平方米擴大到如今的200多平方米,也將一碗簡單的海鮮鍋邊做成了連江縣城的一張美食名片。

大海入味入選非遺

 「明目碗糕強足筍,舊蟶買煮鍋邊糊。」正如清代詩人鄭東廓在《福州風土詩》所寫,鍋邊歷史悠久。

 福州話把鍋邊叫『鐤邊抆』,翻譯成普通話就是鍋邊糊,簡稱鍋邊。「鐤」是福州方言俗字,遠古以鶴為釜,後由「鍋」字取代。「抆」則表達沿鍋邊糊一圈米漿的動作。

 根據《閩菜史談》記載,鐤邊抆是用秈米做的。福建大面積種植燦米起始於五代至宋初,而鐤邊抆的做法不遲於北宋。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作為連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連江鍋邊取材於大海精華,當地風味濃鬱。

 從肉肥汁多、有「海味之冠」之稱的鮑魚,到蛋白質含量高達59%、有著「海中雞蛋」之稱的淡菜,到可加工成蟶乾和蟶油、有「海中人參」之稱的縵蟶,到富含蛋白質等營養元素、有著「海中牛奶」之稱的牡蠣,再到味道鮮美、有著「百味之冠」之稱的花蛤……作為中國鮑魚之鄉、海帶之鄉、魚丸之鄉和中國生態食材之都、美食地標之都,連江水產品總產量40多年位居全國縣級前二,無不給連江鍋邊增「鮮」添味。

連江鍋邊出名,也歸功於製作技藝精細。

 例如,要選用品質優良的陳米,不用新米,並在米漿中摻入一定比例地瓜澱粉,使其更加爽口。 「抆」漿時先用半截蘿蔔蘸食用油,在鼎邊薄薄抹上一層,再用碗舀起拌好的米漿,順著鼎邊先順時針方向『抆』潑半圈,然後再舀米漿反時針方向『抆』潑半圈,最後再補漿『抆』漏漿,蓋上鍋蓋。片刻後打開,在蒸汽的蒸煮下,米漿呈隆起狀,此時當即取鍋鏟,順勢將隆起的米漿鏟入湯中,隨後重複步驟『抆』第二遍,蓋上鍋蓋稍煮,再撒蔥菜調味,即可出鍋。

 連江鍋邊,深受市民青睞。早在2002年,連江海鮮鍋邊便在福州街頭嶄露頭角。 《連江海鮮融入福州傳統小吃》一文這樣寫道:「在福州黎明街、茶亭街、道山路、津泰路等地,有數十家小吃店先後豎起了「連江海鮮鍋邊」連鎖店的招牌。估計不久後,這種小吃有可能與沙縣小吃一樣,成為福建餐飲業的名牌。」

味系鄉愁名揚海內外

 連江鍋邊不僅風靡全國,還名揚海外。連江文史專家林瑞霖告訴記者,鍋邊是海外僑胞的鄉愁和鄉味,在美國一些小吃店可見連江鍋邊的身影。

 鍋邊產業也是連江牢記做好「海的文章」囑咐的一個生動縮影。 2019年,在「清新福建食在連江」首屆「我最愛的連江美食」評選大賽中,連江鍋邊入選連江十大名小點心;2022年,連江舉行同心鮑魚鍋邊節,協助當地鮑魚產業發展;2023年,陳慧穎擔任「海連江」區域公共品牌公益推廣大使;2025年,「鍋邊婆婆」入選第二批「福州老字號」認定名單,「鍋邊婆婆」經典海鮮鍋邊入選第十七屆國際漁業博覽會金獎產品…

 一碗碗熱騰騰的連江鍋邊,正「烹煮」出向海圖強的致富密碼,氤氳著富民產業的幸福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