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馬祖國際藝術島-國際論壇 I & II(2025.09.06)

  • 2025-09-04

在地緣政治與冷戰遺緒仍影響當代世界的此刻,藝術不再只是表現的語言,而是對話、共創與記憶轉譯的行動方式。本屆馬祖藝術島論壇聚焦回應本屆的三大策展焦點:前線馬祖、島嶼馬祖、海洋馬祖,進一步從冷戰地景的文化轉譯,到藝術家如何回應邊界與歷史,再到國際藝術節如何與馬祖對話,開展一場跨文化的島嶼討論。



▍論壇一 19:00-19:40  島嶼前線:地緣政治下的藝術實踐



✸ 主持:陳敬寶 Chen Chin-Pao(台灣)

✸ 講者:柳幸典 Yukinori Yanagi (日本)x 陳界仁 Chen Chieh-Jen(台灣)

韓戰爆發後,西方公司進駐西莒,及至1960年轉為美軍顧問團駐守南竿。

馬祖經歷了長達36年的戰地政務時期,因其地理位置,與複雜的國際局勢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藝術島的開展在此複雜的地緣政治下開拓新的認同路徑--聚焦於藝術家自身如何介入與回應冷戰、分裂國界與軍事空間,透過影像、裝置、社群實踐等形式展開對歷史與空間的當代表述。

☖ 本場預計主要以中文進行,部分講者將以日文分享,現場備有中文翻譯





▍論壇二  19:50-20:30  文化資產到當代藝術策展轉譯



✸ 主持:吳瑪悧 Wu Mali (台灣)

✸ 講者:Pirkko Siitari (首屆赫爾辛基雙年展 共同策展人)x Kathleen Ditzig(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策展人)x Yeondoo Jung (韓國藝術家)

延續過往冷戰時期,不同區域的軍事據點與邊界島嶼承載了作戰部署、國族敘事與意識形態競逐的多重任務。隨著戰略地位的轉變與國際局勢的演化,這些曾為「禁區」的空間逐步從封閉走向再開放;策展不僅回應地方歷史,更與國族敘事、外交文化、展演話語體制等結構交錯互動。

策展如何作為一種文化實踐與政治語言,介入歷史與地理的重構;特別關注策展人在地方/區域/國際三層尺度之間的轉譯行動,促成軍事遺構、文化地景的再利用與策展語境轉化,特別從歐洲、東亞與東南亞的實踐案例,討論軍事基地、邊境空間、冷戰地景文化遺產與當代文化生產如何接軌。

☖ 本場預計主要以英文進行,現場席間將有中文翻譯協助





講者介紹: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Uh59p6N4O5H3PTBgdYT02iiL3BvV2fqK/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