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課堂震撼到食堂觀察:制度與生活的深度思考/文:馬祖高中 陳品恩

  • 2025-08-31

 八月五日下午,我們搭乘班機降落在樟宜機場,新加坡交流之旅正式展開。

 在六天五夜的行程中,我們參訪了三所學校,這是我最喜歡、也最難忘的部分。在新加坡華人女子中學,我在學伴的班級體驗了數學與化學課。當我還在震驚學習單的難度時,學伴已低頭奮筆疾書,甚至還有時間複習下一堂的考試內容。

 他們還有培養興趣與能力的課程,讓我驚覺:原來同齡學生不僅能兼顧課業,課餘生活也非常豐富。對照我們的國三生活,花上一整年準備會考,一週卻只有一節社團課……新加坡的課綱與課表設計,確實值得台灣借鏡。

 在聚英中學,我聽到老師介紹他們的上課模式:學生先觀看預錄影片,只有在實驗課才會見到老師。雖然我對這樣的學習效率有所懷疑,但這種模式對我來說非常新奇。

 我們也體驗了新加坡學校食堂。食堂有約十間不同風味的餐廳,價格不高,但部分餐廳口味偏重、蔬菜偏少。雖然羨慕他們能自由選擇餐點,但我也覺得台灣的營養午餐在整體營養上更勝一籌。

 最後,我們再次來到聚英中學。學生熱情外向,主動與我們聊天、分享生活,讓人感到非常溫暖。最讓我感動的是禮堂裡的國慶合唱活動,學生們勾肩、跳躍、大聲合唱,氣氛熱烈又和諧,即使是第一次到訪,也能深深被感染。

 這次新加坡之旅,讓我體驗了不同的生活模式與教育氛圍。眼看旅程即將結束,我衷心感謝每一位促成這次交流的人,也感謝家人的支持。帶著滿滿的收穫回家,我相信這將成為我永生難忘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