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之框」入圍金鼎獎政府出版品類

  • 2025-08-14
連江縣政府與春山出版有限公司合作出版的《戰地之框:從漁村到預備戰地的魔幻時光,在軍管實驗下成為馬祖人》,入圍金鼎獎。(圖:縣府文化處)

連江縣政府與春山出版有限公司合作出版的《戰地之框:從漁村到預備戰地的魔幻時光,在軍管實驗下成為馬祖人》,入圍金鼎獎。(圖:縣府文化處)

 【記者王致潔報導】文化部昨(13)日揭曉第49屆金鼎獎入圍名單,連江縣政府與春山出版有限公司合作出版的《戰地之框:從漁村到預備戰地的魔幻時光,在軍管實驗下成為馬祖人》,作者陳泳翰、廖億美、黃開洋,入圍金鼎獎「政府出版品類」中的圖書類。

 文化部表示,該書由政府機關與作者、編輯團隊協作,讓政府出版品不僅具備資料性,更掌握臺灣社會脈動,成為推動公共討論的重要媒介;且其主題深刻、內容獨特,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吸引更多人深入理解公共議題的重要性。

 金鼎獎於民國65年由原行政院新聞局創立,旨在獎勵出版發行優良出版品的出版事業,以及對推動出版產業有貢獻的個人,鼓勵出版產業發揮文化傳播的功能,記錄文化、傳承知識,呈現臺灣創意、求變的多元面貌。金鼎獎不僅為臺灣出版界最高榮譽,歷年得獎作品亦是教師及家長選擇合宜讀物的指標之一。

 《戰地之框》立基於超過60位不同世代馬祖人口述訪談的真實聲音,描繪馬祖從寧靜漁村轉變為戰地前線的魔幻之旅,透過「戰地政務」這一虛實交錯的框景,既展現現實中滿佈規範與戒備的枷鎖,也映出居民對未來的勇氣與期待,像是在掌握歷史與形塑願景之間,無聲凝視著未來。

 同時,該書也進一步探討新世代馬祖人如何在後軍管時代中,面對國族認同的張力、兩岸交流的可能性與限制,以及博弈公投等社會議題,透過世代交替交織出的想像與掙扎,凸顯馬祖獨特而複雜的文化認同脈絡與歷史沉澱。

 文化部表示,第49屆金鼎獎入圍作品展現臺灣出版自由、多元創意與人文關懷的精神,並反映了社會脈動與閱讀趨勢。文化部後續將廣邀相關單位辦理獲選書展,並結合網路社群行銷、線上線下共同推廣,讓獲選讀物能觸及更多讀者。

 本屆金鼎獎共計1,386件報名,歷經初審及複審後,共有106件作品入圍,預計於8月底公布得獎名單,並於9月下旬辦理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