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與家鄉金門,同屬福建省,馬祖屬連江縣,位處閩江口;金門是金門縣,位於九龍江口,一北一南,具有相當的地緣關係。馬祖說福州話,金門講閩南話,同屬漢語系,兩島如兄似弟,親如一家。
在戰地政務尚未解除前,兩島籠罩著一層面紗,都是神祕之島。「金馬獎」曾是當兵的夢魘,經過戰地洗禮,退伍後脫胎換骨,光榮無比,回味無窮!兩島昔日是自由的屏障、臺澎的鐵膀、反攻的跳板、復興的基地,為了保國衛民,肩負神聖使命。今日是兩岸的橋樑、溝通的管道、和平的窗口,身分相當,命運相同,具有濃厚的革命情感。
自幼及長,無緣認識馬祖人,直到負笈來臺升學,在師大首遇馬祖人,幾位外系馬祖同學與我必修同班上課,如曹原彰、曹常嵐等,雖不熟悉但常見面。最熟好友莫過於同班同寢的林星寶同學,由於本班陰盛陽衰,男丁不滿十,以住校居多,朝夕相處、同進同出,因而了解日深、感情日濃,尤其男生,不拘小節,開誠布公,無話不談。每有外系馬祖同學來寢找星寶,三句不離福州話,就如金門人相見一樣,開口就是閩南話,顯得格外親切!
師大畢業後分發臺北縣立重慶國中任教,在27年中認識多位馬祖同事,重慶是大校,大小約四十間辦公室,想要同辦公室也難,不同辦公室則生疏不識,只知王禮駿、陳嘉和主任及不熟的專任老師陳天國,其他則不得而知。唯一王詩光老師最熟,學生時代與我二度同校,省立北師與國立師大皆我學弟,但卻無緣相識,直到重慶才有機會熟識,皆因學生牽線,導師班幾位頑皮學生老愛跨班惹是生非,勞駕生教組長王詩光出面處理,真是「不打不相識」,如今回想,反要感激學生的找碴,才能與王組長結緣。王組長與我同年退休,退休前轉任衛生組長,每天要檢查三十間廁所,數學老師柳鎮鈿開玩笑說:「王組長退休後最不適應的是本要檢查30間廁所只剩兩間可查」,幽了一默。
曾在導師班級中有位學生陳彥翰,某日家長來訪,才知馬祖人,家長陳世瑾先生是位書法名家,送我一幅墨寶,展閱之餘,運筆如飛、鸞翔鳳翥,嘆為觀止!珍藏至今。也曾有幸教過王詩光組長令千金王倩雯、王慧茹,馬祖學生勤奮向學、出類拔萃。
星寶說:「我們馬祖人大概海產吃多了!精力特別旺盛,敢於冒險、勇於挑戰。」言之有理,我認識的馬祖人都是一個樣,積極進取、樂觀奮鬥,活躍於政壇杏壇,皆是一時之選,已知曹原彰立委、林星寶副縣長;王禮駿、陳嘉和、陳天國、陳世棋、王詩光……均為國高中校長、主任,真不容易。
據我觀察,馬祖人具有書法天分,個個一手好字,尤擅行書,簡捷映帶、筆走龍蛇,且如出一轍,應是師出同門或同儕仿效,一脈相承、沿襲下來。
退休後至臺北市立南門國中兼代近十二年,某日在校園遇見體育組長陳月華老師,只聽兩句話,我問您是馬祖人?組長疑惑?我說認識許多馬祖人,一聽口音便知,似乎多了一份交情。也在教務處認識一位行政人員陳美菊小姐,堪稱馬祖美女,由於與重慶一位歷史老師姓名相同,藉此聊了幾句,同是戰地兒女,見面三分情。
師大畢業後本班曾辦四次同學會,其中一次飄洋過海、遠赴馬祖,最令人感動的莫過於本系教授鄧毓浩學長撥冗隨行!趁著同學林星寶擔任副縣長往馬祖一遊,由於我在南門有暑期輔導不好調課,且因暈眩舊疾,擔心島間乘船誘發而放棄,殊為可惜!
生平中未曾去過馬祖,卻有緣認識許多馬祖人,馬祖人與金門人具有一身硝煙味、多了一份前哨情,臭味相投、同聲共氣,這是時代的命運、性質的組合,經常藉著兩本鉅著《馬祖深度旅遊》(曹原彰編著)與《吾愛馬祖》(連江縣政府編)(林星寶贈送)神遊嚮往中的馬祖。
馬祖情緣/文:吳家箴
- 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