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從新臺馬輪談低軌衛星的數位願景

  • 2025-07-06

 在數位時代,網路早已不只是娛樂工具,而是資訊獲取、社會參與、教育學習、甚至產業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對於地理位置偏遠的馬祖地區而言,網路通訊的穩定性與可及性,始終是發展智慧城市與推動地方數位轉型的一大挑戰。

 近來縣長王忠銘、議長張永江率領縣府團隊拜會數位發展部長黃彥男,促成數發部承諾全額補助新臺馬輪建置低軌衛星,無疑是邁出歷史性的一步,不僅象徵國家對離島數位建設的重視,更為馬祖未來的數位發展注入強心針。

 低軌衛星(LEO,Low Earth Orbit)是一種繞行地球高度在2,000公里以下的衛星系統,與傳統高軌衛星相比,它具有延遲低、速度快、覆蓋廣、成本逐漸可控等多項優勢。過去,離島因距離本島遠、海底電纜建設困難且成本高昂,經常面臨網路品質不穩、連線中斷或速度緩慢等問題。尤其是在新臺馬輪這樣的交通工具上,航行時間長、處於海上訊號死角,使旅客無法順暢使用通訊服務,常造成工作、學習或緊急聯繫上的不便。

 而今,透過低軌衛星技術的導入,新臺馬輪可實現「航行不中斷,網路不斷線」的願景。根據報導,數發部將在明年度新臺馬輪歲修期間,全額補助設置低軌衛星設備,未來乘客可於海上自由使用穩定的Wi-Fi網路,不僅提升航行品質,也讓馬祖地區在數位平權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這項創新措施的意義,不只是讓旅客多了打發時間的娛樂選項,更深層的價值在於資訊流通的無縫串接。對於需遠距辦公的工作者而言,低軌衛星將成為他們維持生產力的關鍵;對學生來說,連線不中斷即意味著不錯過任何一堂課程、任何一項學習資源;而對於政府或醫療單位,穩定的網路則可能在緊急時刻發揮救命的作用,成為應變災難與溝通調度的即時後盾。

 此外,新臺馬輪作為馬祖與臺灣本島之間的重要交通命脈,不僅運送居民、旅客,更肩負醫療轉送、物資補給等關鍵任務。航行過程中的網路穩定性,不只是便利性的提升,更是一種公共服務品質的保證。當我們能在渡輪上即時與陸地同步,意味著離島不再是被孤立的存在,而是與台灣本島平起平坐的數位夥伴。

 最後,我們應肯定馬祖地方政府積極爭取資源的努力,也盼望中央在補助設備建置的同時,能同步規劃後續的維運管理、技術人力培訓及應用拓展,讓這項創新服務不只「做得出來」,更能「用得長久」。新臺馬輪的數位轉型,不應只是單一計畫的起點,而應是離島全面連上世界的開端。讓馬祖的每一位居民與旅客,都能在浪濤之上,自由穿梭在數位世界裡,這,才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