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社造中心與中原大學地景建築系26日晚間在鐵板活動中心合作舉辦〈廟前攀講-一起走過鐵板海岸〉座談,以「鐵板村永續發展思考及案例分享」為題,從生活地景、海堤規劃的角度,邀請在地居民一同構思未來20年鐵板永續村的願景。
活動由此次「環境體驗」課程帶隊教師吳振廷開場,首先分享15名學生兩日深度走訪社區的階段成果,提及辦理本次座談緣起,係在與社區互動過程中,不少居民關注聚落發展與海岸線未來,因此,中原大學利用這次深度體驗課程機會,帶領師生與社區重新檢視永續營造與海岸發展。
吳振廷老師首先回顧永續鐵板村的規劃思維。93年在喻青老師帶領學生與社區討論下,即以「三生」-生態、生活、生產的概念提出「永續生活第一村」藍圖,利用鐵板本身綠色聚落的條件,以風水的角度(榕脈、街脈、人脈、綠脈)探討聚落發展模式,並以生態博物館觀念讓居民發掘自身特色,進而展現地方特色,整合出永續發展的要領及程序。
吳振廷老師同時分享日本小島活化的案例,如何從什麼都沒有,轉念為「有什麼就是什麼」,鼓勵社區積極思考鐵板是誰的第二個家?如何經營關係人口,提到從孩童「未來宣言」思考10年後樹還在嗎、廟變成什麼樣子?我會在哪裡?從孩童的觀點述說鐵板未來的樣貌,進而透過社區規劃擬定振興計畫,可作為社區思考未來經營策略的參考。
環境工程專業的朱世人老師則對於海堤議題帶來國際案例,分享其他國家面對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趨勢,有在研究如何運用「可復育保育海洋生態的模組」來建構既可降低海浪能量、又能兼顧景觀的離岸堤作法。
惟每個地區海域條件與課題不同,建議先推動相關研究評估,對馬祖的海洋生態與洋流機制進行深入研究,再來共思適合當地的解方。分享最後,與會居民對於海岸議題進行意見交流,場面十分熱絡。
社造中心表示,很榮幸能藉由社造村落扎根計畫,延續鐵板社協與中原大學地景建築的緣分,邀請學子深度體驗馬祖之美,並促成本次座談,讓關心聚落與海岸線發展的居民與學者能有共同討論的平台,期以這樣的討論作為新的開始,揭開聚落永續的新篇章。
社造中心攜手中原大學「廟前攀講」 構思鐵板村未來願景
- 2025-04-29


社造中心與中原大學地景建築系聯合舉辦座談,邀集居民共同思考、討論鐵板村永續發展議題。(圖:社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