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疱疹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再活化的表現,此種病毒初次感染時會引發水痘,之後此病毒會潛伏在背根神經節或腦感覺神經節中,直到再度活化引發帶狀疱疹。
它的特徵是沿著皮節分布的單側性、疼痛性、水泡性的皮疹在腰腹或後腰側周圍神經,常見於中老年族群或免疫抑制治療患者,根據研究,每3名成人一生中就有1人有機會得到帶狀疱疹,抵抗力較差的族群,例如老人,特別是正在接受化學治療時,病毒很容易出來作怪。
即使是一般抵抗力正常的人,在熬夜、疲倦、壓力大時偶爾也會發生。
尤其50歲以上約9成的人,體內都有帶狀疱疹病毒,日後真正罹患帶狀疱疹者竟超過七成,85歲以上,更是每2個人就有1人有機會罹患,再罹患率有6%。
而且年紀越大,罹患帶狀疱疹後的疼痛程度越劇烈,疼痛時間也越久。
一旦罹患會有96%的人會感到疼痛,認為每天都在痛的約45%,形容這種疼痛感是「可怕的」或「難以忍受的」佔42%,對於中老年人生活品質、身心健康影響非常大,除了容易導致長期的神經疼痛,也易引發其他併發症,例如:嚴重的眼疾、視力退化、皮膚細菌感染、肌肉無力、聽力降低或喪失等,萬一病毒侵犯到中樞神經,有可能引發腦膜炎,對生命造成威脅。
帶狀疱疹的治療目的是減少症狀,縮短病程,並減少併發症的風險。
治療方法包括:
◎抗病毒藥物:可縮短病程,越早服用越有效。
若在症狀發作後72小時內開始使用抗病毒藥物,效果最佳。
◎止痛藥:可緩解神經發炎的疼痛。
在疱疹照顧方面,千萬不要觸摸紅疹或戳破水皰,更不要擅自塗抹成藥,如萬金油、小護士、草藥膏,以免引起皮膚感染,延遲復原及可能引起永久性疤痕。接種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措施之一。
疾病管制署建議50歲(含)以上未曾接種過帶狀疱疹疫苗者,不論之前是否有水痘或是帶狀疱疹病史,建議自行花費接種1劑活性減毒帶狀疱疹疫苗。
研究顯示,常見的高風險族群除65歲以上長輩外,慢性疾病更是增加罹患帶狀疱疹的風險,且60歲以上接種帶狀疱疹疫苗可明顯降低帶狀疱疹發生率達51%和降低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發生率達67%,另帶狀疱疹疫苗不會因施打年紀影響效果,無論是60至69歲、70至79歲或80歲以上,都能使患病率下降55%,罹患眼盲疱疹類型機率下降63%。
此外,保持良好的免疫系統也有助於預防,例如,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充足睡眠和減壓都可以有助於增強免疫功能。
資料來源:連江縣衛生局
健康話題/從症狀到預防,這裡都有!
- 2025-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