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海岸清潔維護工作要持之以恆

  • 2025-01-12

 馬祖向海致敬海岸清潔維護工作,透過各機關單位、民間團體及社區民眾執行海漂垃圾清除工作,近幾年有很大的成效。邁進2025年,馬祖公私部門仍要落實分工共同維護海岸環境,透過「定期清、立即清、緊急清」機制、源頭減量及民眾參與,努力讓海岸隨時乾淨。

 為了讓全國1,990公里海岸線每一吋海岸都有人管、每一吋海岸都乾淨,中央9個部會、15 個機關及19個鄰海地方政府積極合作推動「向海致敬-海岸清潔維護計畫」,111年清理46,784公噸、112年清理53,134公噸、113年至11月止清理49,203公噸,其中立即清與緊急清和民眾淨灘廢棄物清理量有明顯增加。 

 行政院自109年起推動「向海致敬」政策,今已邁入第六年,全國海岸垃圾108年至112年海岸廢棄物推估量整體從2,294噸減少到940噸下降了60%,113年第三季調查降為686公噸,下降了70%,為新低紀錄。113至116年持續投入59億元與9個部會15個機關合作執行「向海致敬-海岸清潔維護第二期計畫」,持續推動海岸清潔維護。

 連江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發展海洋得天獨厚;然而,沿著各島海岸線走繞一圈,經常出現觸目驚心的畫面,伴隨著洋流、季風所帶來的海漂垃圾,堆積海岸、沙灘或漁港,嚴重破壞海洋生態及漁業資源。馬祖面積雖小,曲折多變海岸線卻長達138公里。馬祖是我們的家園,海漂垃圾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馬祖要持續響應落實向海致敬政策,並遵循「定期清、立即清、緊急清」的清潔原則維護海岸環境,以及結合公部門與民間力量強化推動源頭減廢作法,治標與治本同步並進,投注更多能量維持海岸乾淨,守護海洋。

 無所不在的海洋垃圾,被視為當今最普遍的污染之一,不僅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也對人類的活動與經濟產生負面影響。特別是海洋垃圾具有隨波逐流和跨國漂流特性,防治策略若不能從點擴大到線,再參與國際合作連線成面,很難還給海洋清淨的原貌。我們鼓勵民眾透過實際參與淨灘,親身感受海洋廢棄物的嚴重性。但如果人們回到日常生活後的行為沒有改變,淨灘就像是一場場大型的你丟我撿遊戲。

 海廢垃圾多數是日常生活廢棄物,包括塑膠瓶罐、塑膠袋、吸管、飲料杯、保麗龍等,單是塑膠袋,國人一年就用掉一百八十億個,只要有百分之一被亂丟,就代表一億八千個塑膠袋流落在各種環境中,其中落入海中的,被魚吃了,人又吃魚,形成日益嚴重的毒害食物鏈。海洋垃圾為什麼會這麼多?主因當然是人類亂丟垃圾,以及沒有嚴格做好垃圾源頭管制。海岸清潔維護刻不容緩,政府機關透過跨部會、地方政府量能整合,持續推動「向海致敬」政策,也呼籲民眾除了參與淨灘活動外,應從生活中實踐源頭減量,簡單改變習慣就能有助於維護海岸環境及生態,還給地球一個乾淨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