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載大舅子往左營高鐵搭車前,趁著時間未到,我們先到附近的蓮池潭走走。我問妻說,這是否跟嘉義的蘭潭、仁義潭一樣,是在地人必去的景點。她並沒有給我答案,由於住林園的她,當初交通不便,南、北高雄距離很遠。要說過一個高屏大橋就能抵達的屏東東港,比起左營,她要熟的多,活動的時間也比較長。
左營是過往屯兵的地方,有鳳山城的遺址,如果途經蓮池潭附近,就能見到城門與城牆。
我們當天前往遊歷時,附近景點已結合步道、鳳山舊城等,還有工作人員扮演清朝士兵,以及見城館等地方,可說相當豐富。至於第一次踏上的蓮池潭,池中蓮花開得茂盛,彷彿走訪東京上野公園,而區別的是,蓮池潭的特色是一廟宇連結雕塑藝術,在加供人休息的露台。
最有名的當屬保生大帝廟前的龍虎塔,從龍嘴進,虎口出,據說能提升運勢,不少國內外旅客,第一站駐足就是龍虎塔。
不過,天氣悶熱,蓮池潭腹地又大,不只是宗教集散地,賞蓮區,更是水上活動的遊戲區,來這邊可以遊歷又可以消暑,一舉數得。而左營為過往軍區,不少退休軍人與軍眷住在這邊,附近開設不少具有眷村特色的麵館。說到眷村,附近最有名的當屬果貿社區,果貿社區的外觀有如香港的集合式住宅,裡面住著榮民、退休軍人與中低收入戶,可以容納兩千多戶。而提到果貿社區,當地最有名的美食之一,當屬水餃,水餃皮薄餡多,加上特殊沾醬,就足以飽足一餐。朋友說,在眷村吃水餃,必不踩雷,價格公道,而且絕對吃得飽,他的說法我非常認同。
而我天生愛吃麵食,尤其愛的是水餃,舉凡老家附近的店家,店裡如果有水餃,我幾乎都點過。那些手工水餃、冷凍水餃,也都會被我存放在冰箱,如果想不到要吃什麼,那麼就下點水餃來吃,配碗玉米濃湯,即可解決一餐。水餃有扁有圓,有胖有瘦,浮在水面上,熟透時,等待人們夾起,一口咬下或分咬解決各有滋味。
我們全家人都很愛吃水餃,吃膩了外面買的口味,於是就自己包。母親會到市中心的手工水餃店買她擀好的水餃皮,然後自己再到菜市場買豬絞肉、韭菜、高麗菜、生薑、蔥花、大蒜、紅蘿蔔等。
由於怕這些餡料容易出水,所以往往前一天就得將料備好,放進冰箱稀釋水分,隔天再拿出來包。而我們全家人有陣子的樂趣是包水餃,看誰包的又好又快,看誰有耐心,總是由雙親分組,或是他們兩人一組,我與弟弟、妹妹一組,然後一起比賽。
大家在這個過程中很開心,也很充實,儘管手與身上都會弄得髒兮兮,但看到每一顆成果就很期待。當火滾之時,水被煮沸,一顆顆水餃就進入水裡,儘管大家的風格都不一樣,但煮出來相信都是好吃的。說也奇怪,大家吃進嘴中都能說出是誰包的,可能過程中都注意彼此。
在眷村吃到水餃,有種特別的感覺,有別於過往所吃的餃子,而沾了辣椒醬油,再喝一碗酸辣湯,就是一碗鄉愁。水餃是元寶,在我印象中也是全家人團圓時會吃的美味,每次在任何地方吃到,總會分享到家人群組,期待下次一起品嘗美味。
水餃/文:徐夢陽
- 202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