邇來,非自願性的職務調動,從內勤工作更換至外勤單位擔任主管職,突來的轉變讓自己猝不及防,焦慮的心情更導致數日睡不好覺,甚至食不下嚥,然而秉持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自己還是硬著頭皮按時上任了。
回想當時接獲派令,內心充滿著抱怨,心想為何是我?更害怕破壞原有的生活失衡,然而抱怨現狀就像騎木馬,它讓你永遠有事做,卻不會前進一步。甚至有一本書叫《不抱怨的世界》,書中也提及抱怨是限制前進最有效的方式,不抱怨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嘗試去行動。
如同南村野史所述:「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熟悉職掌業務後驚奇發現,原來人直到快摔到谷底時,才會知道自己可以飛。其實人對於未知內心都是恐懼的,時至今日距離到職已逾數個月,回首當時的不安,不由得感到可笑,實際的勇於面對,卻沒有想像中困難。
不可諱言的是,多數人習於好逸惡勞,一旦到了相當年紀,內心常會排斥改變,進而習慣安逸,時常導致跳脫舒適圈是件難事,但換個角度思考,如果改變是為了更好,那就應該對抗內心的排斥,選擇改變,一旦發生改變,不啻是一樁好事。
網路圖文作家八耐舜子曾述:「把握好人生的黃金15年(31-46歲之間),務必要控制情慾、享受孤獨與努力賺錢,不要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不必要的人事物上,寶貴的這15年將決定你下半生的生活質量,甚至影響下一代,如果你現在正處於這個黃金時期,一定要瞬間清醒,訂好目標而付諸行動,未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努力拼搏的自己!」
爰此,自己選擇大膽接受挑戰,因嘗試比成敗更為重要,反正只要打不死,就能讓自我成長,繼續邁向人生高峰。
跳脫舒適圈/文:羽毛
- 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