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燦燦,一隻全身黑黝黝的鳥兒,站在蔭涼的枝幹上悠然地唱歌,「嘎嘎!啾啾!」許久,許久。不甚優雅但還算清脆悅耳的歌聲,在闃寂的木棧道上顯得格外張揚。
我們在旁邊的涼亭小憩,微風徐徐,帶來清意,一路行來的汗水化為滿身舒暢,值得,喝口水感受新秋的澄澈。
那隻喋喋不休獨唱的鳥兒,有時尖聲、有時粗啞,有時卻像吹出婉轉清亮的哨音,似乎在昭告天下牠的存在,守護牠的地盤。歌聲變化多端,吸引我目不轉睛地注視,所幸,小心翼翼移步趨前,拍下牠「我歌故我在」的陶然。
縈繞耳際的鳥叫聲,間或轉身輕跳,恰似舞台上表演的歌舞絕技。霎時,讓我意識到牠可能為了一個目的而高歌不輟,這執著的行徑似乎傳達了某種鼓舞與振奮。激盪了我的念頭,轉折原本想半途而廢的行程,瞄了牠一眼,振作精神再次舉步前行,繼續這趟秋水長天共一色的探詢。
途中,不覺哼起歌來,且行且吟唱,腳步隨之輕盈。
鳥兒的身影迴盪腦海,老伴告訴我這隻黑溜溜的鳥兒是大卷尾,又名黑卷尾。在台灣俗稱烏秋或烏鶖。牠的特徵是尾巴很長,在末端會分叉且略向上捲。聽到「烏秋」兩個字,熟悉感油然而生,應該是童年鄉居時在電桿上看到的「黑醜鳥」,那時長輩都稱牠「黑秋」。
又見黑醜鳥,一甲子的記憶,喚醒天真無邪的歡樂時光,歷歷如昨。牠烏黑的羽毛,代代繁衍依舊晶亮如昔,而當年那個奔跳在稻埕上的小女孩,如今已是白髮蒼蒼的老嫗,回望歲月,不禁唏噓。
歸來,查資料得知大卷尾常見棲止於電線上或樹枝頭,如發現機具耕地時犁出的昆蟲,便飛往捕食,若有其他鳥類出現,則必將牠追逐逼退才罷休。牠的地域性很強烈且好鬥,為了保護鳥巢或雛鳥,會攻擊闖入的動物,包括人類。鳥巢通常築於高樹或電線桿上。主食是昆蟲,如蜻蜓、蝗蟲、蠅、金龜子等。
此行獲益良多,出遊賞景又健身,更增廣見聞,一樂也。
一隻唱歌的鳥兒/文:張子筑
- 2024-10-18